萧红:1911-1942
“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
单这三个标签就足够我叹息沉默一整天了。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时隔多年,读完这本书的冲击就在于此吧。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与祖父在后花园无忧无虑的生活,像极了自己的童年,而其实,完全相反。尤其今早看过萧红的生平,更是难过无以言表。进而也明白文中那些突然跳出来有些沉重的话语背后是怎样的心情来写下的。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最后很喜欢的几个人物都是悲剧收场。大概越在意的越容易难过。70年后再看,可以感慨一句封建时代的黑暗与愚昧,可是当今时代,随处可见的反而更觉难过。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
“逆来的,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都说文学创作需要有悲天悯人的“大悲悯”情怀,是创作者感怀现下社会生活状态后的再加工。因为我实在没有体验过太多的社会生活,只能以另一种方式去了解社会。即使现在大学毕业,我的心境可能也不抵一些高中毕业生成熟。从清晨到凌晨,看过很多人留言私信自己的现状和症结,安慰能安慰的人,然后自己在深夜失眠痛哭。
都说“未长夜痛哭者不足语人生”,中学时代第一次看到觉得好煽情啊,太符合自己的基调了。但现在再看,都是挥之一笑。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宗法社会,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
“大人总喜欢在孩子的身上去触到时间。”
“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的希望但又屡次幻灭了的人,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自己工作也有远大的计划,但是生活的苦酒却又使她颇为挹挹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焦躁的人,当然会加倍的寂寞;这样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发觉了自己的生命之灯快将熄灭,因而一切都无从“补救”的时候,那她的寂寞的悲哀恐怕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而这样寂寞的死,也成为我的感情上的一种沉重的负担,我愿意忘却,而又不能且不忍轻易忘却。”
我们都在满怀期望中不断失望,间或出现的绝望都是生命的馈赠,借以相信期望的力量和失望的普通。
“有一段时光,
沉淀在记忆深处,
历久弥新。
有一座城,
我来过,
便再也不曾远离。
呼兰河,
那是我一生的希望与憧憬。”
在漫天的书评里我最喜欢的还是茅盾的那段:
《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萧红在死时留下遗言:
我将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