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起见,以后将Project ドイツ简称为PD)
引子
所谓因材施教,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原则之一,了解学习主题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相对最优的学习效果。序章中,我将以我的能力剖析为例,说明如何构建适合我的学习策略。
01 语言能力的分类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语言能力分为输入和输出两块。
实际上,两者能力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无法清晰地割裂开来,但为了帮助进一步分析,暂且如此划分。
02 输入能力
输入能力,包括传统的听和读。
决定输入能力的,主要是词汇量,辅以基本的语法。
03 输出能力
输出能力,包括传统的说和写。
表面上,决定说、写能力上限的是一个人的词汇量和语法,这一点是被大多数人承认的,在此不表。
本质上,决定说、写能力上限的是一个人的母语水平和思维逻辑,这一点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其实也是最重要的能力。试问一个母语水平低下,思维逻辑不清的人,即使再熟稔德语的各种语法和词汇,也无法非常流畅自然地与他人用外语沟通,因为他的语文水平就很差。
04 我的成绩单:
2008.06——高考:语文76,数学59,外语57,美术65(以下均为百分制)
2009.12——CET4:听72,读65,写47
2014.05——歌德B1:听无,读无,写80,说67
2015.03——歌德B2:听60,读92,写68,说78
2014.12——思飞B1:听73,读79,写73,说95
2015.02——思飞B2:听67,读65,写87,说84
2015.04——思飞C1:听38,读77,写67,说100
2015.04——德福:听60,读80,写80,说80
2015.05——歌德C1:听54,读66,写60,说64
个人外语平均得分:听60,读80,写70,说70
05 结论
1. 与逻辑分析能力相比,表达能力是本人一直以来的兴趣点
2. 本人的语言能力中:
① 输入与输出能力相当;
② 阅读能力较强(有技巧可循);听力较弱(词汇量小,阅读少);
③ 写和说的能力比较平均(受母语及逻辑能力限制);
④ 上升最快的是说(母语,逻辑能力提升);上升最慢的是读(词汇量和语法等基本功差)。
06 训练方向
单词:提升被动词汇,泛读、泛听;积累主动词汇,每个主动词汇都进行造句练习。
语法:① 详细对比各材料对语法的讲解,总结出最优讲解方式,并找出最适合的习题。
② 总结每一级别的固定搭配
读:系统学习IPA,帮助解析德语发音。
写:熟悉各种类型文章的内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