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回顾总结,了解做得好的,和不足的,利于后期发展改进。这就是闭环管理手段。这次,我就对近期的精力管理及目标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回顾。
先说做到了什么
早上定时6点半起来,然后梳头搓脸加简单拉伸,之后叠被子,上厕所,左手刷牙并单腿站立,喝一杯温水,进行情绪热身,然后做一顿营养早餐。一碗是五谷磨房+伴侣,一碗是干果+酸奶+螺旋藻。在过程中,听得到的课程。最近听的是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
然后出门上班,出门时扔拉圾(让自己有清理的意识与习惯)。为了多走路,减少了开车。周一、周二开车上班,下班坐公交加+走路。周三、周四上班坐公交+走路,下班开车。周五全天公交+走路。开车的优点是省时间,方便,有控制感;缺点是一直占用注意力成本,缺少运动,对腰和右脚踝有损伤。
出门上班路上一直听当天要背诵和默写的英文,听熟并注意发音和语流韵律。如果是公交,就可以看看kindle。最近在看王烁的《在耶鲁精进》。
如果是坐公交,会特意留一站地走过去。爬楼梯到办公室。先接一杯开水,在上班期间经常小口喝。坐下先默写一遍前几天背下的英文短篇。用漱口水漱口。然后开始工作。在10点时,会起身活动一下,比如爬10层楼梯。中间如需要打电话,也会站起来,减少坐着的时间。到11点20的时候出发吃午饭。
午饭要吃饱,以青菜为主,再加高质量的蛋白质,少量碳水化合物。吃完后,散步大约半小时,可以绕绿园走5圈。顺便晒了太阳,促进钙吸收和晚上睡眠。爬楼回办公室后用漱口水漱口,趴大约20分钟。
在工作的间隙抄写并背诵英文短篇,争取一小时弄完。下午3点时起身运动5到10分钟。下班后路上听英文随机翻放。坐公交时看kindle。
如果是周二、周四下班,先去食堂吃晚饭,一素一荤一碗米饭,然后开车去游泳。游泳前先做5到10分钟准备活动,然后持续游1小时50分钟。游完回去用泡沫轴进行肌肉放松。
如果不去游泳,就回家做晚饭,一碗米饭加一盘甘蓝菜和一个鸡蛋。之后会看一下英文的考试资料。
睡前会准备好第二天喝的水,洗个澡,然后睡觉。
做得好的或注意到的关键点
通过叠被子和扔拉圾这些简单的事,建立及时清洁整理的习惯。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对思维上的垃圾清理也有帮助。
一天中不断补充水份,让身体充分水化,这样让身体处于良好的循环状态,能将垃圾快速排泄,让营养充分到达。
走路时是甩开手臂大步走,心率保持在110附近。爬楼梯时,身体要挺直,全脚掌着地,把重心放脚后跟,保护膝盖,心率可以控制在110或130左右。110左右是减脂,130左右是增加心肺功能。有公式计算,不同的人的数不一样。为了监测心率,带了手环。
游泳前做好准备活动,让身体进入状态,避免受伤。游泳时的心率控制在了100以上,能持续游下去不用休息,大约能游2500m左右。游泳中间每100米会潜下去,接触池底往前游,这时心率会提上去,有利于心肺功能。游泳后用泡沫轴进行肌肉放松,打开结节,让筋脉通畅。昨天刚游完第三次,通体舒畅,比按摩还舒服。但注意不要蛮干,游泳的速度要控制。有次碰到一个游得特别快的,就去追,然后游了1500米就小腿肌肉伤痛,而不能坚持。在泳池转身的地方,蹬壁的力量要控制,且蹬的方向垂直于壁面,避免受伤。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学习中,走神是常常碰到的问题。目前采用了一种解决方法,就是用一个App来记录做事中间想到的其它事情。这样记录下来后,接着集中精力把手头的事做完。之后再看下App,决定是否或者何时分配时间。
辛苦了一天,给自己一些必要的奖励,形成正反馈是必要的。现在晚上回到家后效率很低,不如看个开心的视频之类的。中途爬楼和快步走的时候也可以听些歌。我最近一直听王以太的歌,虽然被淘汰了,但他在我心中是冠军候选人。
不足之处
每天早上本来都要做目标及想象,但现在目标感还不强,不够明确,所以这项就总是没做。之后要逐步做起来,让目标感强烈,让重要的事一直清晰在脑中,让目标驱动我的热情。
工作和学习中走神的时候还挺多的,经常做着就停下来,思绪漂了好远。再回来,都过了不短时间。有时都想不起刚才在做什么。这个情况可以通过计时来促进紧迫感,用类似番茄工作法来节奏式的工作。计时的作用远不止于此。通过计时,可以让我对一件事需要多少时间精力有清楚的认识。比如中午走路,我通过计时就知道走一圈是6分钟。而默一篇短文大约3分钟。这些对我合理安排时间,在面对零散的时间怎么用的问题上有帮助。
现在还是吃三餐,间隔有点大。应该分为五餐,每餐的量都减一点。在早餐与中餐之间,中餐和晚餐之间各加一餐。就是吃些坚果或水果。而中餐吃到六七分饱,晚餐到四五分饱。
晚上睡前的事很多没干,比如冥想,比如回顾目标达成,比如准备第二天的日历,比如回顾感恩幸福的事。这些都要逐步做起来。
晚上状态不好,总是把睡觉时间也拖后了。加上不能马上入睡以及中间会醒,导致睡眠时间不够。我现在是不到7小时,但我需要7到8小时,并且要增加深度睡眠。这样,我要提前准备睡觉,把它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