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in.
因为自己开店,时间方面比较宽松随意,所以养成了怎么舒服怎么来的习惯。结果,孩子也学的一样“自由自在”,即使高三了,还是经常贪玩儿忘记学习。每当这时候,心里总是又气又自责,气孩子不知道抓紧时间努力,自责自己没一开始就给孩子做好榜样。
其实,孩子刚上初中就发现这个问题了,也刻意读了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书,也试过很多办法,但奈何自律性太差,觉得都挺好,但都坚持不了很长时间。而且,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或者碰上闹情绪的时候,就更容易中断。最终是断断续续近乎放弃。
直到最近遇见这本《一年顶十年》,我才重拾信心,才知道知道原来自律差也是有方法的。
当时看介绍的时候发现第一部分就是关于时间的,价钱不贵,就买了。结果翻开书发现,作者竟然一下了就列举了近10种有关时间管理的行动方法,惊讶的同时从中选出了四种感觉容易也适合自己的实践了一下,整体感觉效果都很不错。
第一,给自己的时间定价。
都说时间就是金钱,但谁真正计算过自己的一小时值多少钱呢?作者却一直在给自己的时间定价,从最初的一小时几百元,到现在的一小时3万元,很让人敬佩。
不过,单看这个几百和3万的数字对比,似乎也没有多少触动,毕竟这是人家的事,离自己还是有点远。不过也觉得有点好奇就算了算,结果是当你真的算清自己的一小时值多少钱时,脑子里的想法立刻就会变。
我原本觉得自己也是月薪不低的人,可当我计算出自己现今每小时的时间价值后,瞬间惊呆了,明明白白的数字对比,提醒你low的不是一点半点,而根本就是云泥之别后,内心里就会有种不能、不敢再轻易浪费时间的危机感,总要多做点什么才能让自己更值钱不是。
第二,找到自己的高效时间。
都知道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可以事半功倍。但一直以来,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根本没尝试着找过什么是“对的时间”,做事要么按部就班,要么随心所欲。
这样做的结果相信大家也都有体会,要么状态极佳超额完成,要么昏昏欲睡做了也几乎等于没做。但为啥一直不愿意试着找呢?我自己的原因是因为感觉那些提出高效时间的书都有那么丢丢高大上,觉得这个高效时间只是那些精英们的专属,所以还没开始就感觉自己做不到。
不过看到书中作者用特别接地气的口气讲述了他的时间改变和后面取得的成绩后,觉得这个人挺牛也很可信,就有了也试一试的兴趣。然后经过多次调整和试验后发现,对于我来说,同样的时间,早上读书能又快又专注,而晚上则更适合写字,因为灵感更多也更有逻辑。如此一来,做事高效了,自己就会节省时间,吃喝玩儿的时候就感觉很轻松了哈哈。
第三,别贪别贪。
每次心态积极不想浪费时间的时候,就会下意识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更多的事。比如每年的新年愿望清单,每次做的三年五年规划,几乎都是要不停地学(做)这个学(做)那个。
当然,做计划的时候是信心满满不觉得压力大时间紧的,可理想丰满现实骨干,几乎每次的结果都是“有心无力”,坚持不了多久就开始丢盔弃甲。
想想也是,吃饭看电视就容易忽略饭菜的香味,开车打电话就容易出事故,一个可以同时做三四件事情并且能做好的人肯定有,但应该也不多。所以,作为普通人的你我,想出成绩,就真的该向这本书的作者学习学习,别贪心,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一两点聚焦,效果也一定会很好。
第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经历的越多,坚持的越久,越容易发现,无论战胜过多少次懒拖怂,也避免不了偶尔复发。怎么办?回忆一下我们为了记住一件事情是怎么做的?要么是在显眼的地方贴上即时贴,要么是不停地念叨提醒自己对不对?
作者说,每当遇到偷懒、嫉妒、贪心、恐惧、浮躁、自卑这些消极情绪的时候,他都会对自己说“你是干大事的人。”而我,在理解了其精髓后,选的是“认真过好每一天”,因为这句话能提醒我,要认真过好当下的每分钟,才能聚沙成塔过好每一天,所以只要我想偷懒的时候,对自己说这句话就会很管用。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年顶十年》这本书除了对时间进行了这样的详细阐述外,还囊括了情商、读书、写作、团队、社群、销售、品牌、冠军、赚钱等等17个板块。而且,跟介绍时间管理一样,每个板块提供的都不止一两种心法和方法,而是累计170多篇实战锦囊,这让我这个自律较差的人一下子看到了大片曙光,只觉此后的人生精进之旅中,尽可弱水三千,随时任取一瓢饮矣。
PS:剽悍一只猫是谁?
畅销书《一年顶十年:个人财富与影响力升级指南》作者、社群商业战略专家、樊登读书首席社群顾问、个人成长战略深度研究者&践行者、微信公众号矩阵有百万读者、学习型社群“剽悍江湖”创始人、极致践行者大会/社群商业牛人大会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