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胞疮(天疱疮)是一种以皮肤黏膜出现松弛性大疱、糜烂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西医认为与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表皮细胞间质有关,但治疗依赖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副作用较大。
中医将其归为“天疱疮”“浸淫疮”等范畴,认为其病机为湿热毒邪蕴结肌肤,兼有脾虚湿盛或气阴两虚,中医可显著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一、天胞疮的分类
1、湿热毒蕴型:皮肤红斑、水疱破溃渗液,糜烂面鲜红,伴灼热疼痛、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脾虚湿盛型:水疱反复发作,糜烂面淡红、渗液清稀,伴乏力纳差、腹胀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3、气阴两虚型:病程迁延,皮肤干燥脱屑,糜烂面愈合缓慢,伴口干咽燥、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案例
王先生38岁,确诊天胞疮2年。主诉:躯干、四肢反复出现黄豆至鸡蛋大小水疱,疱壁薄易破,破后糜烂渗液,伴剧烈瘙痒、灼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曾长期口服泼尼松,症状控制不佳且出现满月脸、骨质疏松。
经过辨证,患者是因为湿热毒邪蕴结肌肤,兼有肝经郁热,从而导致皮肤出现天胞疮,通过“健脾祛湿方剂”治疗。
效果反馈
患者在服用半个月,水疱减少,糜烂面渗出停止,瘙痒减轻,舌苔转薄黄;患者服用一个月后,皮损基本愈合,遗留色素沉着,口苦尿黄症状消失。
后经过服用巩固,患者皮肤色素沉着减轻,激素药物逐渐减停,后续基本没有复发。
三、注意事项
1、饮食禁忌:忌辛辣、海鲜、羊肉等发物,多食冬瓜、绿豆、百合等清热利湿之品。
2、皮肤护理:避免搔抓,穿宽松棉质衣物,糜烂处保持清洁干燥。
3、情志调节:避免焦虑、抑郁,肝郁化火可加重湿热毒邪。
4、适度运动:练习八段锦、慢走,增强体质但避免出汗过多刺激皮肤。
天胞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待疾病的态度,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