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的母亲就要去世了,你正好有事,你是离开母亲去做事,还是陪伴母亲在人世的最后一刻?
假如你的亲人病入膏肓,治愈的结果很渺茫,你是干脆放弃还是苦苦挽留?
相信很多人都有正确的答案。
但正确的未必合理,合理的未必正确。
我母亲去世前五小时,我和我家大哥都在母亲身边。眼看母亲真的不行了,我电话在外地的兄弟们赶紧回家。“养老送终”是一直生活在农村的母亲的愿望,何况我们兄弟都有好多年没有和母亲团聚在一起。让母亲看看我们,也好。
但再浓的情也被千山万水所阻,其他兄弟们不能一瞬即至,看来只有我和大哥给母亲送终了。
手足无措的我,眼巴巴地希望大哥能再想想办法,拯救母亲才63岁的生命。大哥在母亲的床前踌躇了好久,终于下定决心,把我拉到一边,小心翼翼对我说:“我要出去一下,你在家照应。”
看大哥有些着急的样子,我以为大哥是去给母亲寻找医生。
大哥走后不到三小时,母亲去世了。五个儿子的母亲,只有我一个人给她送了终。
母亲去世十五年后,我从做风水师的大哥口中,得知母亲去世前,他去安葬别人的亲人。大哥说这是他尊重自己的职业。我的理解是,大哥是不想放过任何挣钱的机会。
老五的养父患了癌症,很不好的那种。但老五一心想报养育之恩,拿钱换命才能抚慰他伤痛的心。不过他的姊妹们,都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希望老人“顺其自然”。认真治疗都有可能随时会死人,放弃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老五说你们不出钱,可以去照顾老人,但姊妹们又有这样那样的原因,都在推拒。为此,老五和姊妹们因为让她们去照顾亲生父亲的事大吵。
一个不是亲生的儿子,与几个亲生的女儿,在父亲年老病弱之时,用钱来衡量亲情,也用生活压力来描绘人性。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事,养老送终是儿女的事,尽心尽力是自己的事。人性在不知不觉中透露出一个人的本性。
无所谓丑陋,只是看你怎样对待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