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9:19,有了第一问:何为真正的谦虚呢?或者说如何谦虚到让周围的人舒服呢?
这个问题有点大。我勉力一答。
谦虚是一个我们太过于熟悉的字眼,是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崇尚的美德。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嘛。
一样东西越是熟悉,像呼吸一样自然,越是容易忽视它的内涵。
就像我们都知道三文鱼和牛油果等食物对身体的好处,而说不清楚大米饭里含有多少营养素。
发问者的问题,就透露了他为何会有这样一问。
因为他把“谦虚”与“让周围的人舒服”之间划上了等号。或者说,把”让周围的人舒服“当做了”谦虚“的目的。
乍眼一看,你会觉得,怎么不对了?谦虚难道不就是能让周围的人觉得舒服么?
倘若真的如此简单,我们不必做事,都去“谦虚”就好了。
倘若真的如此简单,为什么有“假谦虚”这样一说?而且往往是朋友之间来一句“不要假谦虚了啦?!”
我很怕来这一套。人家夸我我都笑笑,不说话。
不过我有些因噎废食,有时候我看见很好的东西,也会犹豫要不要夸一夸,犹豫一下就犹豫过去了……这也很不好。我情商确实不高,自信心不足。
为了寻找什么是真正的谦虚,我翻遍了《世说新语》的首章《德行第一》的四十七则小故事,却只看到两则是讲谦虚的:
二
周子居常云:“吾时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七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初读《二》,我没有什么感觉,大概黄叔度是一个贤人。
再读,觉得周子居这个人非常谦虚——在“声名成毁,绝于片语”的时代,世人都好标榜自己,谁会说自己有鄙吝之心呢?!他不但敢承认自己的缺点,而且十分愿意改正,闹着要见黄叔度嘛。子曰:“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由此我认定周子居是谦谦君子。难怪收入德行篇。
读《七》,我本来直接看的译文,觉得不通,又倒回去读原文。(我买的可是《中华书局》的精装版,里面还有印错页的……呜呼,自此不敢劝人看出版社买书……)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有人问陈季方,你爸爸有何功德?怎么受得起闻名天下之重呢?
这句问话我不知道是不是略带攻击性,在我看来有一点。
陈季方的回答很妙:我爸爸就像泰山山坳里的一棵桂树,上有高山,下有深渊,上受雨露,下得渊泉水滋养。这时,一棵桂树哪里知道泰山的高,渊泉的深呢?所以也不知道有没有功德。
首先桂树的譬喻很妙,让我想起香草美人,他不动声色地夸了父亲一把。
之后,上有万仞,下有不测,对上感谢甘露,对下感谢泉水,让我想起了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语,所以我认为这个故事体现了谦虚。
最后说,就像桂树不知道自己上面的泰山有多高,下面的渊泉有多深一样,也就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功德。
大家平日印象里的谦虚恐怕是这样的:
五六
简文作抚军时,尝与桓宣武俱入朝,更相让在前。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简文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两个人争着让对方走前面,争不过走前面的人说:我这个老头给大王当先锋开道。
走在后面的人说:无大无小,从公于迈。
这是《诗经》里的句子,大概说的是官员无论大小,都跟着鲁公出行。
这两个人同朝为官,这时候都非常谦让,把自己当做“臣”,把对方当做“君”。
其实呢,其实多年后大司马桓温废帝,改立司马昱为帝,司马昱两年后就病死了,谥号为简文帝。
这个故事放在了次章《言语第二》。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我确实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谦虚,赶紧去翻《世说新语》,摘了这三个故事,希望能有所启迪。
《世说新语》还有《识鉴第七》、《赏誉第八》。整整两章用来讲“慧眼识人”,《识鉴》有褒有贬,《赏誉》都是夸奖。
《德行第一》的比例也反映了问题。古人明显更看重“孝”、“俭”一类的品德。
许多高士,对自己的认识是很客观清晰的。而且”内举不避亲“一向为人称道。
“虚心竹有低头叶”,古人究竟有多崇尚“谦虚”?
我想,世上确实有真正的谦虚,那就是沉默无言的大地。
地厚坤。大地负载着万物,滋养着万物,生生不已,却默默无言,并不索取任何代价。任何一个以修身为目标的人,都应该效法大地,有所承担。
你的目标越大,为众生负载的就越多。
责任背负得多而不说话,这就是真正的谦虚了。
这样的谦虚确实使人进步。
至于身边的人是否舒服,是担心不过来的,自己问心无愧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