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从昨天开始,就兴奋不已。
明天是一个初中男同学结婚的日子,我因为工作原因明天无法到现场祝福,王同学说:你周二晚上可以么?我问问他们,能不能赶到。
所以今天晚上,我要去参加一个小小的聚会呢,非常激动。
可能很少有人能理解我的激动。
我是一名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我要做的大量的工作就是和学员以及学员家长交流。我的学员从小学毕业的孩子到退休的阿姨,从10来岁到60多岁。从初高中生到空姐销售到主管经理等等,大家为了学习英语来了美联,因为机缘成为了我的学员。
也就是说,我的工作就是帮助各种类型的学员适应在美联的学习,解决一些学习的困惑。
可是,这样的我,有社交恐惧症。
我发朋友圈,没有特意屏蔽的人群,因为我的微信里,除了同事就是学员,还有几个家人。
几乎没有以前的朋友。
中学和大学毕业的同学,还在联系的不多。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我被邀请过参加四个婚礼,大学同学方主编,高中同学P姐,初中同学雪雪,露露。
对,就四个,只有方主编的婚礼,是去了现场的。我和老公(当时还是男友),坐动车去重庆,吃了一顿饭就匆匆回来了。那是邀请我的第一个婚礼,我第一次作为闺密看完了新郎接新娘到教堂宣誓到最后宴席的过程。
后面的,都是因为距离或者时间的制约,没能去成。
很久以前,老公也就是前男友笑我:万一咱们结婚办仪式,你的朋友能坐满一桌么?
我说十个吧,也许十个都到不齐。
我不想接受刻意的祝福。被迫和不认识的远房亲戚打招呼,喝一堆酒去宣泄自己的压力。而那些人把你的请柬当成红色炸弹,当着面说着尴尬的恭喜。
我个人认为,邀请朋友参加婚礼,请柬是必须的,正式的请帖当然最好,电子版的也认,发短信发微信的一律不看。
可是,设置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无非是因为我不想去。得看那个人值不值得我跑。
这是我以前的想法,特别激进特别高傲,正因为如此,邀请我的婚礼少之又少。
可是从周一开始,知道今晚有一次小聚会,一直按捺不住心情。
不知道怎么去形容那种感觉。
直到睁开眼,看到露露的朋友圈,她说今天是青梅竹马重聚的日子。
“青梅竹马”,原来是这四个字让我睡不着。
明明六年没有见,七个人还记得彼此,五个女生两个男生,从初中甚至幼儿园就认识了。
王同学是为了邀请我参加婚礼才加到我的微信,他在电话里刚打了招呼,我就问:是要结婚了么?!
王同学在电话那边愣了一下,傻笑问:你怎么知道。
我得意๑乛v乛๑嘿嘿,我就是知道。
我是一个每天思考人生的人,有点庸人自扰,有点没事找事。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人应该跟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不然会很累,不然得不到赞美。
慢慢的,我发现,频率相同的人自然会走到一起,比如,所有人都在感叹“鲜花插在牛粪上”“癞蛤蟆吃了天鹅肉”的时候,当事人却喜滋滋的。一个人能看上另一个人,甚至想跟他共度余生,那么,这两个人必然有共同点,轮不到旁人惋惜揶揄。
也就是说,跟你能走到一条路的人,必然就是你的另一半,必然就是频率相同的人,否则,你们走不到一起,否则你们定然会分手。
我以为,友情也是如此。
我不喜欢有人总是质疑我的喜好我的穿着我的生活方式,你可以不像我这么做,你可以提出你的意见,但别总想着改变我。
为了逃避这些麻烦,我把四分之三的精力放在我的工作上,刻意地远离了一些社交。
我一周休息一天,一般都是在家睡觉。
我曾经去北京见过一个素未谋面的朋友,俗称网友,跟着她回河北老家住了一周。两个人第一次在机场见面的时候,气氛微妙。
她迎面走来,问到:话说,是你吗?
我微笑:是我呀。
接下来就是讨论中午吃什么了。
我相信世上总有人值得我“漂洋过海去看她ta”我脑子里有一个天秤,总在权衡:值不值得,可不可以。
可是在问值不值得的时候,已经伤了人家的心,已经让你失去那个“本来值得”了。
今天的关键词是“青梅竹马”,我现在才反应过来~你自己的情绪是骗不了你的,有的人,你很思念,很想与之重逢,这种感觉,你自己都阻止不了。你在斤斤计较精打细算的时候,有人走了,有人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