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人多,泡茶的人少;说茶的人多,品茶的人少
蹭茶的人多,带茶的人少;买茶的人多,爱茶的人少
懂茶的人多,懂你的人少;任凭她神马人多,神马人少
人对了,就什么都对了……
---------------
佛说:前世的500次回眸才仅仅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算命这件事儿,其实不管你信不信,我们都不排斥试一试。算命就是概率,现在流行的名词叫大数据,从大数据的层面来说,在一个100万的人口的城市里,有科学数据显示与你臭味相投的只有0.6个人。是的,连一个都不到
记得佛说,前世的500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看来真是不虚呀!能面对面坐在一起喝茶,细想来前世一定是把脖子都转歪了…
今天推荐一篇林语堂先生的散文,享受茶的过程
一个人只有在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知己满前的境地中,方真能领略到茶的滋味。因为茶须静品,而酒则须热闹。茶之为物,其性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人生的世界。饮茶之时而有儿童在旁哭闹,或粗蠢妇人在旁大声说话,或自命通人者在旁高谈国事,即十分败兴,正如在雨天或阴天去采茶一般的糟糕。因为采茶必须在天 气清明的清早,当山上的空气极为清新,露水的芬芳尚留于叶上时,所采的茶叶方称上品。照中国人说起来,露水实在具有芬芳和神秘的功用,和茶的优劣很有关系。照道家的返自然和宇宙之能生存全恃阴阳二气交融的说法,露水实在是天地在夜间相融后的精英。至今尚有人相信露水为清鲜神秘的琼浆,多饮即能致人兽于长生。特昆雪所说的话很对,他说:“茶永远是聪慧的人们的饮料。”但中国人则更进一步,而以它为风雅隐士的珍品。
据《茶录》所说:“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所以如果要体味这些质素,静默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也只有“以一个冷静的头脑会看忙乱的世 界”的人,才能够体味出这些质素。自从宋代以来,一般喝茶的鉴赏家认为一杯淡茶才是最好的东西,当一个人专心思想的时候,或是在邻居嘈杂、仆人争吵的时 候,或是由面貌丑陋的女仆侍候的时候,常会很容易忽略了淡茶的美妙气味。同时,喝茶的友伴也不可多,“因为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 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茶疏》的作者说:
若巨器屡巡,满中泻饮,待停少温,或求浓苦,何异农匠作劳,但需涓滴;何论品赏,何知风味乎?
因为这个理由,因为要顾到烹时的合度和洁净,有茶癖的中国文士都主张烹茶须自己动手。如嫌不便,可用两个小童为助,烹茶须用小炉,烹煮的地点须远离厨 房,而近在饮处。茶童须受过训练,当主人的面前烹煮。一切手续都须十分洁净,茶杯须每晨洗涤,但不可用布揩擦。童儿的两手须常洗,指甲中的污垢须剔干净。 “三人之下,止爇一炉,如五六人,便当两鼎炉,用一童,汤方调适,若还兼作,恐有参差。”
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滟潋。此时幽趣,故难与俗人言矣。
凡真正爱茶者,单是摇摩茶具,已经自有其乐趣。蔡襄年老时已不能饮茶,但他每天必烹茶以自娱,即其一例。又有一个文士名叫周文甫,他每天自早至晚,必在规定的时刻自烹自饮六次。他极钟爱他的茶壶,死时甚至以壶为殉。
因此茶的享受、技术包括下列各节:
第一,茶味娇嫩,茶易败坏,所以整治时,须十分清洁,须远离酒类香类一切有强味的物事,和身带这类气息的人;
第二,茶 叶须贮藏于冷燥之处,在潮湿的季节中,备用的茶叶须贮于小锡罐中,其余则另贮大罐,封固藏好,不取用时不可开启,如若发霉,则须在文火上微烘,一面用扇子 轻轻挥动,以免茶叶变黄或变色;
第三,烹茶的艺术一半在于择水,山泉为上,河水次之,井水更次,水槽之水如来自堤堰,因为本属山泉,所以很可用得;
第四, 客不可多,且须文雅之人,方能鉴赏杯壶之美;
第五,茶的正色是青中带微黄,过浓的红茶即不能不另加牛奶、柠檬、薄荷或他物以调和其苦味;
第六,好茶必有回 味,大概在饮茶半分钟后,当其化学成分和津液发生作用时,即能觉出;
第七,茶须现泡现饮,泡在壶中稍稍过候,即会失味;
第八,泡茶必须用刚沸之水;
第九, 一切可以混杂真味的香料,须一概屏除,至多只可略加些桂皮或茌茌花,以合有些爱好者的口味而已;
第十,茶味最上者,应如婴孩身上一般的带着“奶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