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买了许久,封面已经磨得发黄的小册子,一本多次下定决心要啃完,却总是读不到十页就匆匆放下的文集,终于在这个闷热的午后读完了它的最后一页。《培根散文集》,一本如雷贯耳的巨著,终于囫囵吞枣式的扫过,归入自己已读的书目中。
一本书读完,倘若不去思考,其中的精妙怕是不能领会,读书不过是增加一些未来的谈资罢了;思考之后,倘若不能加以总结,那些令人击节赞叹的妙语警句也只能停留片刻,终不能丰富自己的才智。然而对于《培根散文集》,这本几近于字字珠玑的名著而言,总结提炼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语言的准确精炼,排比的气势如虹,逻辑的环环相扣,思想的深邃悠远,使得只有背诵才是对他最好的总结。这样一本好书自然免不了要向人推荐,倘若有人要问这本书说了些什么?我只能说上面是人类的自画像,每一个字都是在勾勒人类那“永恒不变的人性”。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历数万年的繁衍生息,数千年的文明演变,地域的阻隔,语言的障碍,环境的差异使得我们倾向于以异样的眼光审视着对方。历史学研究,或者社会学研究往往也倾向于分析不同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差异,继而得出为何选择这种制度,为何走上那条道路,中国有句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便是对上述思维方式的形象总结。然而如圣经上说“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阳光之下并无新事”,人类的行为可能存在某种差异,但是人性中西方却无差异。《培根散文集》中那些振聋发聩的名言警句几乎都有所谓的中国版本,那些能够引起我们内心共鸣的思辨,往往与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不谋而合,那些为了维护君王统治的政治建言,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曾有过现实的版本。例如培根在《论死亡》中指出“于坚定执着且一心向善的有才有志之士,死亡之痛苦的确可以避免”,这简直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国版;再比如《论复仇》中“高抬贵手乃贵人之举”,中国版本来自陆贾“圣人贵宽,而世人贱众”;对于妻子,培根以为“乃青年者的情人,中年者的伴侣,暮年者的护士”,我们的俗语常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两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对于纳谏,培根以为君王“切莫就其提供讨论的问题表明自己的倾向,不然与会者只会投其所好”,这与两千年前韩非子的帝王心术“君无见其所欲”不谋而合;对于国家的发展,培根以为“一个国家年轻时往往武事最盛,到壮年时其学术则会繁荣,然后会有一段文武并兴的时期,最后便步入文竭武衰的残年,但此时其工艺技术和商业贸易则最为发达”,这简直就是中国历史的浓缩和总结。
一个距今四百多年的学者,却与中国两千年前的哲人心思相同,目力所及已是二十世纪初中国专制制度崩溃的前夜,众多观点也与今天的生活互相映照。这只能说人性都是一样的,无论是今天发达国家的所谓“文明人”,还是仍然生活在丛林中的原始部落,他们的身体里都流淌着相似的性格,这种性格决定了人,作为一个种群,必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必然要走向同一个方向,人性或者人的灵魂并无所谓的高级或低级,并无所谓的文明或野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因为环境地域等因素有的民族走的快一些,有的民族走的慢一些,仅此而已。
阳光之下并无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