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牢笼:我是对的

今天看到 一篇公号文章,作者从一些突破了自己固定想法的事情所带来的额外的惊喜中反思了自己的限制性信念。

原文:“当生活推着我向前,逼着我不得不有所改变时,就会发现很多事物都有另外的角度或另一番风景。如今,每当我再有一些限制性信念冒出来的时候,我都会审视地问一问自己:这是不是真的?我是不是可以尝试一种新的活法?”

“说到底,人只会相信自己相信的,接受自己 愿意接受的,永远在自我设限”

我想除了自我设限,还有证明自己是对的吧!

昨晚很崩溃。因为看到儿子花了一个多小时写的作文,主题是游戏大富翁,字乱七八糟,100多个字还是抄的。我相当的不能接受:如果说字少,乱写是因为要赶时间,在半小时内写完了的结果,我可以理解。如果说因为要把字写好点,一笔一划的所以写得慢,所以花了一个多小时,我也可以理解。可是现在这种结果,我没法接受。

朋友问:你生气的是什么?是态度吗?

我说:是的(其实那时候我都不知道我生气什么了)

我用态度有问题这个主题把娃狠狠的骂了一顿。东西都摔了好几个。

今天回想下,我为什么这么生气?

1、因为花了一个多小时了。又到了要洗刷睡觉的时候了。而只完成了一篇作文。如果要保证睡眠,数学计算,英语都没办法做了。没有这种量的累积,基础永远上不去。往后学会越来越吃力。所以内心有担心焦虑。

2、学了2年多的硬笔字,写起来还是乱七八糟,钱白花了。学了那么多写作课,写起东西来靠抄来拼凑,还字数这么少,白学了。我为了提起他的兴趣而不是用逼迫的方式让他做练习。自己也跟着学一些东西,精力投入不少,结果不成正比,白浪费了。所以很不甘心,很否定过去的所作所为。

所以我生气因为我不甘心,担心焦虑,以及否定了自己所带来的负面能量。那么作业这个视觉结果以及态度不好这个推论只是一个导火索。

但抓住了态度不好这个主题去骂孩子,可以让我得到什么好处呢?

因为是孩子的错,是他的态度有问题,所以我骂他的这个行为是对的。捂脸![允悲]

半个小时写完作文是我希望他做到的目标,也是学校里需要达到的要求。三年级了要写300字的文章也是规定。

那么花了一个半小时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应该很长的一篇,要么应该字很规整。这是我认为的应该,是一种我思维里的框框。而儿子出框了。我不能接受出框的结果。

那既然是我希望的目标,是我的限制性框框,用这个来骂孩子貌似对他很不公平。那我该怎么办呢?把目标和框框都放弃掉吗?这个目标要求并不是我额外的要求啊,是外界对他这个年纪年龄的能力达到核验标准啊!放弃目标放任孩子?不可以。

那就换个思路想想吧!

我这个希望的目标孩子是否清楚?(好像知道)那知道的话是不是也是他的目标?(好像不是)-----所以,找时间聊聊,明确共识一下目标。

我认为的达到目标的标准(要么时间短,要么工整时间长),这个是否在开始做的时候就很明确的告诉了孩子?(这次没有说,平时有念叨过。)----形成白纸黑字的契约出来。

达到目标的困难是什么?技能上是什么?心理上是什么?(有推测但没和孩子去核实)----所以,还是要聊天。

认识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不急于去否定所发现的是限制性信念,所以是不好的,而是去分析下,它对自己想要的是破坏性的还是无影响的。是破坏性是信念本身还是带来的错误的行为。所以我保留了我的限制性信念做为一种目标的检视标准,但我不再必须的去要求孩子一定要去做到。而是想先去感召他自己也来认可这个标准。

认识到了自己认为的对的(孩子的态度有问题),其实是一种借口让自己毫无内疚感的宣泄情绪。那我其实就有了另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了。

我是对的!真的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看到 一篇公号文章,作者从一些突破了自己固定想法的事情所带来的额外的惊喜中反思了自己的限制性信念。 原文:“当...
    青桐菲阅读 269评论 0 1
  • 升维思考,解决复杂问题 为什么很多问题无解?因为答案根本就不在系统内。“单维思考者”永远看不懂整体的“系统思维”,...
    AKE训练营阅读 1,635评论 0 10
  • 每隔一段时间,回顾自己既定的目标和走过的路时,我们总会发现,犯过的错误依旧会犯,走过的坑好像还会第二次踩进去。 这...
    兮若耶阅读 446评论 0 1
  • 升维思考,解决复杂问题 为什么很多问题无解?因为答案根本就不在系统内。“单维思考者”永远看不懂整体的“系统思维”,...
    AKE训练营阅读 848评论 0 0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609评论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