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棣当了皇帝以后,其长子朱高炽的身份就被悬置起来,虽然还是世子,但并未被立为太子,原因有三:一、朱高炽是个大胖墩,而朱棣次子朱高煦相貌堂堂,有王者之气;二、朱棣不是嫡长子继位,让朱高煦上位有朱棣的私心存在;三、朱棣在“靖难”时对朱高煦有过承诺,要传位给他,君无戏言,朱棣骑虎难下。这三点对朱高炽来说是致命的威胁,若是朱高煦继位的话,以他“尚武”的风格,朱高炽基本是小命不保。
后来,出于舆论的压力,朱高炽终于当了太子,但朱棣一直对他猜疑和不满,朱高煦也愈加轻蔑和仇视他,此外,赵王朱高燧也野心勃勃盯着朱高炽,朱高炽可谓是四面受敌,如履薄冰。
在这种环境下,朱高炽当了20多年的皇太子,其地位很不牢固,步步惊心,时不时就有被废除的可能,但最终他还是保住了自己的储君之位,并顺利登基。在如此之久的皇位争夺战中,为何是明仁宗朱高炽笑到了最后呢?
第一,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是朱高炽最终修得正果的主要依靠。
嫡长子继承制是传统社会数千年不变的政治游戏规则,这种制度的“价值中立”和客观性,基本上可以消除皇位继承所带来的祸患,使皇位继承更保险和平稳。
对于传位一事,朱棣也很纠结,最为舒心的选择就是朱高煦,但这种废长立幼的做法会导致身后骨肉相残的历史悲剧,按照最有效的传统方法,就该立朱高炽,可是朱棣偏偏不喜欢他。当丘福等“靖难”功臣们鼓噪着要立朱高煦时,曾经帮助朱棣谋划“靖难”起兵的心腹金忠却坚决反对,并援引历代废长立幼的危害性以便朱棣借鉴,这才使得“(永乐)帝不能夺”。
金忠在朱棣心中的分量很重,算得上是朱棣跟朱允炆比赛时的心理医生,他还是朱高炽的东宫主要辅官,在皇太子争夺战中,东宫辅官黄淮、杨士奇、杨溥等都倒了大霉,唯独金忠得以宽免,甚至朱棣还命令他秘密审查太子之事。
显然,金忠的立储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向刚愎自用的朱棣,而这位曾经的燕王府里的算命大师拥护的正好是朱高炽。
当然,除了金忠,朝内也有一大批恪守儒家理念的文臣支持朱高熙,这给了朱棣很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在一次次皇储之争的大风浪里,大智若愚的处事风格使得朱高炽总能化险为夷。
朱高炽人很胖,腿脚不好,给人感觉木讷笨拙,可就在这大智若愚的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智慧。在早年的生活中朱高炽的杰出才智已经有所显露,史书说他“总大纲疏小节”,凡事能抓得住主次,对人说话处事非常讲究艺术。
尽管漫长的储君之路让他很郁闷,危在旦夕,但朱高炽从不流露出对于争夺其皇太子之位的兄弟们的不满和怨恨。更令人一头雾水的是,当弟弟出事时,他总是设法为其辩解。这在一般人看来是个地地道道的傻瓜,其实不然。在中国社会里,作为合格的皇储首先要做到“孝”和“友”,“孝”就是对父母之类的长辈要恭敬,“友”就是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友好仁爱。倘若做不到这些,那至少在品德方面失去了继承皇位的优势,更会失去一大批饱读儒家经典的文臣们的支持。对此,“独学好问”的朱高炽再清楚不过了。
据说,当时科举考试的答卷,作为太子的朱高炽经常拿来看看,而一旦看了就能挑出里边的毛病,随即提笔在旁边加以改正,过后再跟大臣们一起讨论。大臣们一致认为这个太子很有学问,朱高炽也曾不无得意地说,若是我去参加科考,难道就中不了状元?后来朱高炽登基,人称其为“状元天子”。
朱高炽正是要把自己竭力塑造成正统儒家理念中的理想君主,一边能更多地“吸粉”。
再说,朱高炽在永乐二年就当了太子,再跟弟弟们争高低对错,也没啥实质意义,反而将自己降格了。不争、木讷倒是反衬出朱高炽的良好品格来。
朱高炽的才智还体现在能识人。对于正直的大臣如夏元吉,“三杨”,解缙等等,他十分尊敬,虚心向他们学习,于是博得了大臣们的好感,对于朱棣宠信的奸佞之徒,他则敬而远之,尽可能不授人以柄。
大智若愚的风格使得朱高炽度过了一个个的人生难关。另外,他身边云集了一大批文官智囊,他们及时劝谏、指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朱高炽赢得胜利。
第三,朱高炽最终没被朱棣废掉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朱棣喜欢朱高炽的嫡长子。
朱棣很喜欢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有意要将皇位传给他,而要传位给朱瞻基,就必须要将皇位传给朱高炽。另外还有,朱棣与他老婆徐皇后都十分喜欢他们的大儿媳妇即朱高炽之妻张氏。
据说有一天朱棣召集皇家全体成员在一起聚餐,忽然间大儿媳妇张氏不见了,朱棣马上下令去找,找了好久,终于在厨房里找到了,底下人问她:“皇太妃你在干什么啊?”张氏说:“我在做汤饼给大家吃。”朱棣听到下人们的汇报后顿时大喜。等到张氏恭恭敬敬地将赶制的汤饼送到朱棣面前,这个不可一世的暴君居然激动地直掉眼泪,边吃边指着张氏说:“新妇贤,他日吾家事多赖也。”最终“痛饮而罢”,“自此无易储意”。
第四,朱高炽监国期间做了一大批值得称颂的好事。
朱高炽监国期间,力求休养生息,宽猛相济,德化天下,从而赢得了大明朝廷内外的一片赞誉。自古道:得人心者得天下,朱高炽赢得君位,事实上与他监国期间实施的宽政恤民举措密不可分。
综上,朱高炽终于能苦尽甘来,当上了大明第四任皇帝,可惜的是,这位仁皇帝当了10个月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