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一下,并没有刻意针对微信这一款产品的意思,而是所有的偏社交性平台,再具体地说,是传承与交换单位信息量较少的线上平台。因为社交的目的就是传承与交换信息,早期的知乎是我非常崇尚的,单位时间获取的有效信息量非常高。但可能是因为这类“情怀”产品的商业化模式不清晰,维基百科的开发者维护者那群人毕竟是极少数,所以大多数社交产品还是偏向于生活性娱乐化。
张小龙先生被誉为“微信之父”,也在产品领域被誉为和乔布斯齐名的神话级人物。诚然微信缔造了一个传奇,爆发式地增长短短几年用户量达到数亿级,并且用户在微信上使用的时间占所有app的使用时间比例也高得吓人稳居第一。人们开始习惯于下意识点开微信,刷刷朋友圈或者看看微信公号推荐的文章。张小龙先生一直在克制地控制微信的发展,包括游戏和广告的不妥协,而不是一味地最大程度探究商业化,套用qq那种模式深入挖掘刺激用户的消费需求。
我还记得有一篇文章介绍张小龙先生的过往经历。他上大学的时候经常深夜翻过校舍的围栏,到附近池塘边钓龙虾,静静地看着江面天上月亮的倒影陷入沉思。不抽烟的男人是不会懂得那份惆怅,他很重的烟瘾应该是大学形成的习惯。
现在微信一打开,一个人仰望蓝色星球的过渡图片一直没换,那应该就是他的坚持与情怀。那个被称为“蓝色弹珠”的蓝色星球是人类最近一次在太空中远眺母星的景象。引用原话是“整个画面有一种孤清中的淡淡暖意”,人是孤独的,微信无疑是希望能够解决人的这种需求。
想起从前看了《社交网络》的电影,虽然故事是介绍马克怎样“剽窃”了一个想法而缔造了facebook伟大帝国。但让我印象很深的是,还在早期肖恩·帕克当初预测facebook的市值会达亿万计时所有人的惊讶。那是一切的开端,我认为是互联网传奇的开始,和国内今天日益浮躁的互联网圈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我觉得那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电影中从一开始的party上加facebook好友作为进一步认识的铺垫(辅助工具),到后来因为“facebook个人感情状态没更新”导致的关系破裂(个人形象的衍生),它融入了用户的生命并且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社交网络开始失控,与原先解决人性孤独的目的开始偏离,数亿人的庞大用户群体竟都变成了社交网络的奴隶。那么孤独的需求解决了呢,这是饮鸩止渴。用户从虚拟世界中回过神来,在现实中竟然觉得即使朋友亲人在身边都被孤独包裹,人类的本心也开始被扭曲。
我对这种变化感到恐惧,按照张小龙先生的原话“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最近的人”、”抓住人性的贪嗔痴“、“微信连接一切的宏愿”,想象一下我们每天在微信这一款app花费的时间,并且会有微信公号以及好友推荐的链接影响到我们接下来的行动以及决策(旅游、美食、求职方方面面),附属的时间算起来很有可能超过白天的50%!它全方面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这已经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按照微信团队的介绍,“摇一摇”的设计初衷来源于性暗示和性驱动,那个咔嚓咔嚓的配音是来福枪的枪声,摇一摇的画面张开又缩回,也是一种很色情的暗示,这是贪嗔痴;今年爆火的“微信红包”,用户们“舍本逐末春晚疯狂抢红包”也是贪嗔痴;“照片”是朋友圈核心内容,连发状态的icon都是“相机”图标。女性天然喜欢晒,晒自己照片,博取评论和赞来满足虚荣心,男性天然喜欢美,看美女照片,来获得新鲜和刺激,这更是贪嗔痴。
而诱使人性深处的“贪嗔痴”代价是什么,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战争的火种与道德的崩析。国外匿名app的Secret在今年4月份宣布关闭服务器,不外乎是人性的阴暗疯狂扩大让平台失控,而微信此类应用我认为是在潜移默化腐蚀人们正常的价值观。人生而不平等,无论哪国政府再怎么宣告人人平等世界多么有爱,可现实就是现实。数量上占多数的弱势的群体,在这个四通八达近乎透明的互联网时代无从遁形,并且更加处境艰难。
而微信朋友圈的定位是越来越趋于把自己的生活状态全方面展示在线上分享的平台上,朋友圈互动行为更是对每个用户生活方式进行孰优孰劣的无情筛选和评判。本来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值得尊重,但是现实是发布在平台上的信息越来越趋同,“放假出门旅游是必须的,泡图书馆的人是傻瓜”、“情侣合照漂亮的女朋友是必须的,不漂亮的女生是一种羞耻”类似的思潮在年轻人中流行,朋友圈的分享反而成为了个人名片,是一种束缚、一种欺瞒进而是对现实的不满。在这个人人提倡个性解放、特立独行的时代,多数用户的生活方式却无形间被否定而不得不逐渐趋同,热衷于那份浮躁与享乐主义,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当今即使有百花争鸣的土壤,也失去了百花争鸣的精神。从当下互联网行业的浮躁以及某讯某度某巴各种被批评可见一斑。互联网好的一面确实是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为了达到商业化的目的,却又有意地把用户内心潜伏的“贪嗔痴”勾引出来放大,这却是莫大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