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女,五十岁左右,反复向我推荐董宇辉,称这人极有文采,满口金句,我这朋友也爱琢磨诗,喜欢文字,但她中情的人和我不一路,所以我对董就没关注,偶尔刷到董宇辉的视频,看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提不起兴趣,就一划而过,没有什么感觉,也没听过他的直播,自然不是他的粉丝了。
董毕竟年轻些,加上知识的储备见解,比那些大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乃至文学家、艺术家,差的太多,深度不及,也末成体系,美学造诣也和常人差不及多,有时共鸣的人越快、越多,越可能是浅的,超前的、系统的认知不易理解。不论如何,董如此年轻,如此文采,性格如此好,价值观又如此的之正,是和他同龄时我望尘莫及的,而且出身低,还乐观积极,自带闪光,再多的喜欢都值得。只是他过了我的审美阶段了,我想思考的深一些,找到表象的背后是什么,什么是第一因、第二因,它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推动世界,好和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好像我很有深度,我想起赵本山的小品里面说范伟“一个厨师,不研究菜谱,研究起兵法了”,这比喻和我有一拼,一个小人物忙着研究世界的根本律,能和我类比的是这个厨师的经历,一再的被骗让他不得不从思想上升级,我本人也是,本来是个傻子,想过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可是,太多的坑跌进去,让我不得不防御,致力于智慧的升级。
小董同学会的那些附庸风雅的东西,难以应付隐藏的动力,应付不了周围人的算计,也难应付多变的粉丝。不成熟的情感不稳定,今天爱你,明天恨你,爱恨都来自他自己的投射,不取决于外在的你。一不小心触动别人的自恋:“凭什么我不如你”,触动别人的投射:“你不是我心目中完美的样子”,前一种带来隐藏或明显的攻击,“超不过你便毁了你”,后面那种,粉丝成长之后便会离去,把你自己留在原地。
与其满足他人的眼光,不如从内完善自己。
人不要太完美,太高尚,除非是内在的真实。内在没有阴影的人,比如圆满的佛陀,不容易激发人们心中的恶,而一个凡人,若太完美,太高大,他阴影的部会被旁边的人承接,“你那么美好,我显得不堪了,你那么高大,我显得渺小了”。要防止这样的情景,除非你有极大的权力或能力加持,否则的话就易树敌。
大家在网上喜欢超过自己的人,但在现实中难免嫉妒。掌声都给了远处的人,对近处人的吝于赞美,这也是俞敏洪和孙的处境和课题。有人说赚钱才是最重要的,这是那些生存没解决好的人的理解,人创业为了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是强的,而非比某些人弱,倘若只是某一方面弱倒还罢了,可是青春、文采、乃至人品、能力,方方面面的光都给抢了,给老俞剩下的只有钱的数目了。
我觉得一般人hold不住,这不是胸怀的问题,这是人性和规律,人的自恋不能严重被侵蚀,他总会想办法找回去。解局的方法在董宇辉,不是要低调,不是要谦虚,那些不过是在作戏,而是直面脆弱和真实。有人说董很真实,不假装,不世故,对此我相信,他不是在假装自己,他在防御,防御自己有不喜欢的那部分自己,比如自私,比如庸俗,比如害怕冲突。真实不会引来攻击,也不怕攻击,努力才会,吸引他人戳破假面具。
俞敏洪要超越的是自恋,超越之后又上一层级,自恋的反面是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不被接纳不被认可的恐惧,就像一个不够明亮的发光体,被其它星星的光隐没在黑暗里。每个人,都要穿越一些黑暗,才能来到开阔地,俞敏洪已经无数次的穿越自己,从一个贫穷的人,变成很大的格局。考验从未停止,成长不会止步,即便这么成功的人,也有修正之处,才对应出了这种危机。
有人害怕冲突,有人称为内耗,我倒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事。人生就是在失衡之中寻找平衡,思考和调整自己,没什么阴谋论,恰恰是人性使然。身旁的人想把一枝独大的人拉下马,以自己不那么失意;粉丝们保住自己爱的人,象保护曾无助的自己;岁数大的老板学会认同年轻人,接受自己落后的思考模式和年轻人崛起,如此,便有了更雄浑的自己;小孙同学不要那么遵从权威,学习情感和正义,有的人是工具人,过于理性,只相信权威和功利,这样的层次像小孩,却有很好的执行能力,他的议题不是执行力,而是回归自己,像董宇辉那样感受、表达,舒展生命力,这于他,是大议题,他的亲密关系乃至亲子关系都可能有问题,因为功利化的关系只看利益,深层感情难以满足,亲属会有异议;至于董宇辉,这是必经一步,世界会敲碎虚无的美好,考验真实的你,真实的你不会失去,在岁月的磨砺中更加坚定、清晰,情感如此,信念、美好的品质也如此,试炼,只会让它更加坚实。
这于董宇辉是好事,是不可选择,不可避免的事,世事无常,我们在臣服的中修自己,生命如淬炼真金,会越炼越实。
写在后面的话:网上太多人评价俞敏洪,我觉得有自己的代入,一个心理老师通过解读微动作涨了很多粉丝,她说俞敏洪直播的时候在抖脚,说明不耐烦和焦虑,我觉得俞老师可能真的不耐烦,面对那么多不如自己的人的评头论足,我也不喜欢别人指点我,除非此人真有货。评价别人戳到别人的自恋了,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至于我,今天舔着脸皮写一写,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也没多少传播,人们看到的是自己的投射,我深知自己的自以为是和浅薄,所以一直努力思考,努力学,我是没有资格评价他们,只是随便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