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P吃完甜品,穿过广场,来到东门,点了鳗鱼炒饭,外加一杯少冰可乐柠檬茶,等餐的时候,看外面人来人往,感叹世事无常,这一周过得真漫长。
广场东门算是我经常来的地方,靠着东门,是一家广东人开的不伦不类的店,因为我始终弄不懂这是一家奶茶店,还是雪糕店,还是快餐店,店里夏天卖雪糕甜品奶茶,冬天卖炸薯条鸡翅,一年四季卖精致的晚餐。中间是人行道,广场西门的人穿过东门,必走此道。道的一面是店铺柜台兼厨房,另外一面是就餐区,用没有任何防护作用的栅栏围起,里面就摆玻璃圆桌,每桌就只能坐2-3人。桌与桌之间的距离很窄。虽然吃饭的时候会被行人看到,但是你也可以看到行人,很少地方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到陌生人神情恍惚,匆匆路过。喜欢这种奇怪的吃饭地方。
旁边一桌是两中年妇女,穿着平庸,她们没有点任何东西吃,就在聊着什么,我没有过多留意,吃着鳗鱼炒饭,P在旁玩手机。旁边的两妇女越聊越兴奋,像是在谈一个项目,其中一个女的说项目很好,想邀请另外一个妇女加入。我一听,又是微商的毒,大口吸了一管可乐柠檬,看看P认真玩手机的样子。
女的聊到,项目的收益不错,如果是其他人,我不会告诉他的,但是自己做又太累,还是希望有个伴,有钱大家一起赚嘛。她讲的套路,我都懂,做培训的,偶尔也用过类似的套路,所以可以不费力就能听清所有的内容。不是我有偷听的嗜好,而是距离太近,她们说话的声音太大。
我对这样的项目不感兴趣。身边有做微商的朋友,天天在朋友圈发广告,烦透了,所以见一个,屏蔽一个,没有屏蔽的,是因为她们头像好看,也偶尔发发自拍照。突然,她说到,老板想找我帮她管店铺,我不想管。我耳朵忽的竖起来。她接着说,不是我能力不行,反倒是我故意装作没有什么能力,因为不想惹那么多麻烦,就想安安稳稳的窝在角落,好好赚钱。听到这,后面就没有继续听下去了,我陷入了思考的漩涡。
人是有能力的,为什么假装没有能力,就为了逃避什么吗?我曾经就这个问题,和P探讨过。P在销售能力上强大无比,业绩做得也不赖,按照这样的势头,是可以混到销售经理的,但她说对管理不感冒,太麻烦了,不想惹。后来,我和部分业绩做得很好的销售聊天,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竟然也一致认为,宁愿好好做销售,也不去做管理,原因是嫌麻烦。管理岗位是最能提升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却因为怕麻烦而放弃了这样的机会,这让我非常惊讶。我把这样一种因为怕麻烦而选择不去做的行为看成一种消极的情绪。人可以选择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而让自己变得积极,却刻意不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而变得消极。人就是这样刻意让自己变得消极的。可是,人为什么刻意让自己变得消极呢?细细思量,约摸有三点。
第一,一个人变得积极是很难的,而变的消极这是轻而易举。积极绝对是一种能量,消极同样是一种能量。两种能量之间只能互相抗衡、守恒、抵消,而不会变成一种能量。一个积极的人不会变成一个完全消极的人,而一个消极的人也不会一点积极的能量也没有。社会的主流倡导正能量,希望人们具有积极乐观的精神,以面对这个疯狂的世界。也许是积极乐观是一种稀缺的品质,所以才倡导,才得到大家的追捧,慢慢地,原本消极的人学会变得积极,在这个过程中,兴许积极的能量越聚越多,有挣脱消极束缚之势,可是只要一个消极的念头产生,处心积虑的积极就会坍塌崩坏。一个消极的人不管做了哪些令人意外的积极事件,依然是一个消极的人;一个积极的人只要有一次向他的朋友们表达出消极的想法或是做出消极的行为,就被认定是一个消极的人了。
第二,人们无法忍受为了变得积极而遭受的折磨。哪怕变得积极如此困难,但是变得积极,意味着可以达成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因为职场上、社会上,处处隐含着变得积极的诱惑。人们尝试各种方法,试图让自己变得积极向上。比如,看各种心灵鸡汤,各种励志激励,和积极的人交往,然后昂首挺胸,阔步快走,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对着镜子咧牙傻笑,大喊我是最棒的,最后不知道这些是真是假,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不知道是积极还是消极,不知道是人还是鬼。当独自一人,衣服一脱,大字摆床上,睡它三天三夜,让消极放肆蔓延的时候,才发现,这才是最他妈舒服自在的。
第三,人们受到欺骗,试图通过消极的情绪表达不满,或者反抗。最能让一个人恨一个人或一件事情就是欺骗他。市面上试图让人们变得积极的傻逼方法就是这样令人心生怨恨。口口声声说的积极心法,到最后发现并不能改变自己的消极,心中的愤懑瞬间爆棚,除了消极,就是更消极,以此表达被骗的不满。其实何止在变得积极的这件事。失恋了,感觉被骗,于是消极买醉堕落;合伙人卷款逃跑了,感觉被骗,消极面对人生。这个时候,好像除了消极的情绪,就没有更好的方法应对这个世界了。
鳗鱼炒饭一粒不剩,大口吸干可乐柠檬,逃离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