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具体可感事物的认识方法的研究,在先秦时期,做的最好的就是墨家。
《墨经》:“知材,知也者,所以知也,而不必知,若明。”
意思是说,人天生具备认识的能力,具备这个能力,就能得到知识。墨子根据人的认识实践效果来说明人先天具备认识能力。如果不具备认识能力,也就不用谈怎么认识了。
但是,如果一定要在认识理论逻辑上去证明人为什么具备认识能力,该怎么办?在西方哲学,笛卡尔等唯理论一派曾企图以纯粹的逻辑推论来产生某些明确的原理,结果却发现除了自以为是的“我思故我在”却根本无法找到一条明确的哲学原理。培根、洛克等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却无法在理论上证明纯粹依靠经验就可以得到知识。如此,人到底是否具备认识能力?所谓的真理是否存在?这就是休谟的怀疑,是摆在康德面前的一个问题。
康德找到了一个可以勉强说得过去的办法。意识中的表象来自感觉经验,但是,思维处理这些表象的方法,或者说思维组织这些表象的那些形式,却并非来自感觉经验。来自哪里?只能说思维组织这些表象的形式是先验的。这个先验的思维形式就说明人天生的就具备认识能力,以这样的认识能力可以去认识真理。这就是康德的先验认识论。(详见《存在是什么》,P87-P90,学林出版社)
类似的论证,在中国古代哲学,是没有的。儒、老、庄、墨等对于这样的问题的回答都是,啊,你看,人本来就有认识能力的。当然,康德毕竟是近代之人,不能把康德和先秦时期的各家做比较。
墨家对于认识过程的论述是非常详细的。
“知,知也者,以其知遇物而能貌之,若见。”
意思是说,人有认识的能力,与客观事物相遇而接触之后,能在意识中产生所见事物的样子,就好像又亲眼看见一样。原话中虽然没有意识这个称谓,但是有“貌之”、“若见”。“貌之”、“若见”的意思,即为在意识中出现的反映客观事物的表象。
《墨经》:“虑,求也。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
根据已经有的知识而思索可以得到新的知识。
这样的思维处理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墨经》:“名,达,类,私。名,物,达也。有实必待之名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之藏,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
在思维处理方式上,墨家也提到了名。名可指实物,也可以指反映实物的某些类,这样的类有多种层次,每一种都有一个名来表示。有实就必然会有名作为思维处理上的表达。“马”这个名,指马这一类动物,对于现实中具体的马来说,“马”就是其名。“达”的意思是指普遍的类,“私”的意思是指某个确定的具体之事物。
思维处理之后可以得到一些知识,怎么确定这样的知识是正确的呢?
《墨经》说:“名实耦,合也。”
这就是说,判断知识是否正确,就要看是否和实际相符。
综合来说,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怎样的?
《墨经》: “知,闻,说,亲,名,实,合,为。知,传受之,身观,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
“知”被排在第一位,是要说明人应该先学习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身观,亲也。”,即指人的亲身感觉。“所以谓,名也。”,意思是感觉到实物之后,就会用“名”来表达。“名实耦,合也。” 名和实相符合,即说明这个名是正确的。“志行,为也。”,有了正确的知识,就可以据此而行动了。
如果无法确定名实是否相符,该怎么办呢?墨家说,这样的情况,就是不知道。明确“不知道”也是一种知识。
《墨经》:“知,杂所知与所不知而问之。则必曰,是所知也,是所不知也。取去俱能之,是两知之也。”
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是已知哪些是不知,那么,已知和不知都是知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皆知也。
如上,墨家论述的认识过程,是对于具体可感觉事物的认识方法,包含感觉经验、思维论证、检验。包含这三个要素的认识方法,就是科学。在西方哲学,亚里士多德产生了科学认识方法,在中国哲学,则应该说墨家产生了科学认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