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1086),宇介甫,号半山,神宗朝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知鄞县(今浙江宁波),政声颇佳。神宗即位,以知制造知江宁府,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擢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大力推行新法,以图富国强兵,但由于保守派反对等原因,成效不大,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又拜相,旋再次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潜心著述,卒谥文。他是北宋又一位诗文大家,为文重视社会意义,讲究实用。散文风格峭拔奇崛,笔力雄健,逻辑严谨,辨理深透,语言精炼。其诗一如其文,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词作不多,但清新刚健,一洗五代旧习。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歌曲》。
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祗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提示】
一、在历代文人笔下,王昭君大抵是一位深可哀衿的悲剧人物,汉元帝是一个事先受蒙蔽、事后又情意缠绵的多情皇帝,而毛延寿则是酿成昭君悲剧的祸首。王安石这首诗却独出机杼,于传统见解中翻出新意:正是由于专制帝王对嫔妃只有玩弄之意而并无真实爱情,才导致昭君宁愿含恨离汉。因此酿成王昭君悲剧的元凶是汉元帝。这首诗命意新警,遭致议论纷纷,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二、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用正锋、侧锋描绘王昭君的美貌。前四句着眼于昭君本身,后四句着眼于汉元帝。接下来六句为第二部分,写昭君出塞后思念故国之情。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将王昭君与陈阿娇并提,揭示悲剧根源,是作者感情的直接抒发。
三、此诗在艺术上颇堪注意之处,是对王昭君形象的刻画。第一部分中描绘王昭君的美貌,不在其面容、体态上穷尽笔力;而是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这样就写出了个呼吸可闻、音容毕现的活生生古代美女形象。第二部分,着重写王昭君的内心情感。前人于此,往往以书写昭君的哀情、怨情和渲染悲剧气氛为重点,而此诗除描写其身世可悲外,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与推己及人的善良心肠。这样的王昭君,就不惟可悲,而且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