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之后,我回老家找了一份街道卫生管理的工作。工作内容很简单:白天开着单位派的皮卡在镇里转悠,看到哪里有垃圾就打电话给环卫工人。
这些环卫工人大多不是本地人。本地人到了五十多岁,头发也白了,手脚也没那么轻便了,就不需要他们对家里提供经济支持了。况且在不少人眼里,这工作也不算体面,子女不会同意家里的长辈来做这些,说出去也不好听。
不同的人干同相同的活,就能体现出他们的本事,打扫卫生也一样。特别是秋天,树上的叶子都老了掉下来,昨天刚打扫完,今天地上又铺一层。有些工人一只手拿着扫把,一只手拿着簸箕,簸箕满了就来回跑着倒,这么干又慢又累。有些厉害的下车只拿个扫把,直接把半条街的落叶扫成一堆,然后集中装车,这就能快很多。当然,除了上述两种,也有爱偷懒的,打电话过去半天没人来,来了也满嘴抱怨说刚刚扫完怎么又要扫,我还得安慰两句。我朋友知道了就说:
“你安慰个啥啊,要是街上都干净了,都不用他们来干活,他们饭都没得吃。”
我听了只能苦笑,没有人天生愿意来干扫地的活,这风吹日晒的,他们也累。
我们领导看我一个人处理这些事情,觉得我负责这么大个镇子工作辛苦,说要再帮我招两个帮手。我摆手说不用,心说这哪里需要帮手,都坐我车里我还嫌闹腾。我喜欢一个人开车,想去哪就去哪,找到风景好的地方还能停下来瞧一瞧。这是城乡结合式小镇,有很多地方还没发展起来,开出闹市区十来分钟便能看到很多乡土气浓厚的瓦房,路的两侧是成片的油菜花,一直绵延到几公里外的山脚。那么金灿灿的一片呐,它们浓郁的香气伴随着夏天滚烫的热浪卷进车窗里,我觉得自己不是在驾驶汽车,而是在开一条漂浮在金色海洋上的小船。当然风景不止这一处,山上的杜鹃、老房子屋檐上的盆栽茉莉、田野里奔跑的小孩、包括村口的大黄狗我都爱看。
时间久了,我想着总不能只是看,于是又给自己找了其他乐子:画画,把见到好看的都画下来。我的美术功底并不好,能画成什么样全看运气,但也乐在其中。那天我就突发奇想,要把整个镇子都画成一张地图。镇子这么大,我边开边画,先画路和山,再画湖和田,涂涂改改之后也算是画得有模有样。
熟悉工作之后,谁都会犯一些小聪明,比如偷偷懒什么的,我自然也会。特别是天气不好的时候,我出来转悠两圈没事了就先消失,去和镇上的保安们找个茶楼喝茶。偷懒这种事,总得有人陪着才好,就和读书的时候翘课一样,万一被抓到了,挨骂也是大家一起挨骂。几个保安大叔对这习以为常,看他们倒茶的熟练手法就知道是茶楼的常客,我起初还是被他们带来的。刚被他们忽悠来的时候我还有些紧张,他们就拍拍我的肩膀说:
“没事儿,老弟,你在这上班,肯定得学会这个。”
按他们几个的说法:谁没事天天坐车上,转来转去有什么好转的。
其实按照工作性质来讲,我倒比他们不容易被发现一些,镇子蛮大,就算领导出来了见不到我,我也是有理由的,我就说在别的地方巡视。我看他们都那么坦然,也就放下心来。
到茶楼后,消磨时间的主要方式是打牌,有时候也吹吹牛皮,当然这两项同时进行也不耽误。嘴里聊的是附近哪个村的谁娶了媳妇,哪家婆媳关系又不好了,谁家孩子今年考上了好大学。说着说着又会谈论傍晚广场上哪个女人跳广场舞屁股扭得圆,谁的腿摆得妖。他们年纪大我很多,一包瓜子一包烟就能打发一下午。我要么陪他们打会儿牌,要么坐在旁边玩手机,不时也说上两句。
记得刚认识的时候,他们几个很好奇地问我:
“为什么我们的车都是手动档,你的是自动档?”
我毫不在意地提起裤脚,露出左腿的假肢。
他们先是惊讶,然后伸手上来摸我的裤管。
“难怪你一个大学生要来这种地方混日子。”
我笑笑,给他们把茶倒上,招呼他们继续玩。
“是家里那件事丢掉的?”那个头发全灰的大叔问我。
我拿着茶杯的手不由颤了一下,微笑道:
“是。”
其他人问:
“怎么回事?”
灰发大叔知道自己嘴快了,赶紧说:
“哎,不说这个,打牌打牌。”
其他几个人看他表情不对,也没再多问。
他们通常比我忙,队长打电话过来问人在哪,他们就得出去继续装模作样。我的领导就比较昏庸,很少给我打电话,啥都不管。我也乐得这样,所以这时候我要么继续玩手机,要么继续去开我的皮卡。
就这么过了几个月,我的地图也画的差不多了,于是又得寸进尺的想去车开不到的地方看看,比如镇子四周的那些山上。
小时候镇子没有现在繁华,家家都是土房或平顶房,每个村子都有几口池塘。但凡到了夏天傍晚,附近村里的孩子们就会拿着游泳圈去池塘里洗澡,一眼望去不论男孩女孩都是赤膊,像捞汤圆一样从水里出来又跳下去,男孩们还会比比谁一个猛子扎的远。现在镇上只有供观赏用的湖,四周用铁栅栏围起来,岸边缠满了霓虹灯。
这些水变得高贵了,孩子们也不敢往里跳了。
有天我经过附近的村子,听一个挑粪的老大爷说镇子北边的山上有个非常漂亮的大水库。我想机会来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往大爷指的方向出发了。一路来到山脚,我探出车窗往上看,通往山顶的是条石子路,能明显看到汽车压出的两条车轴,这就是能开车上去的意思。
皮卡在不平整的山路晃动着行驶,等到了高处,左侧变成了一个大峡谷,一条小溪自上而下流淌,溪的两侧开满了花。
大概过了十分钟,我见到了那片巨大的水库。这是一个圆形的水库,水是碧青色,像镜子一样照出四周的树木和天上的乌云。我想要是晴天,有人在这样一面镜子里游上一圈,就能体验到在天上飞的感觉了。
这时候起风了,天忽然下起小雨,绵密地滴入湖中,镜子也随之消失不见了。远处的水利部走出来一名工作人员,就这样站在屋檐下看着我。
我慢慢走过去,来到他身边避雨,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对岸山包上的那些是什么树。
“梅花。”他不太在意地说。
我顿时来了兴趣,“梅花?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梅花树?而且那些树都挺大的,我看着有两三层楼高吧?”
他舔了舔内侧的牙齿,随口说:
“我刚来半个月,知道的也不是很详细。”
他顿了顿,见我听得认真,又继续说:
”只听说这块以前是个景区,后来就改成水库了。那些树就是以前留下来的,现在也没人照顾了。”
“这么好的树没人照顾了?”
他嘲弄似地勾了勾嘴角,仿佛对我的追问感到好笑,往那边指了指,“你看。”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没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问:
“那里怎么了?”
“这水库原先没那么大,有树的那边是后来挖的。挖着挖着路也挖没了,现在没人过得去。”他解释道,又怪笑了一声,“不过到了冬天,倒是有不少人会来拍照。这么远也没什么好拍的,如果真想近看,游过去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他这种苦大仇深的说话方式让人不是很舒服,我再和他随便说了几句,就道了别。
下山后过了几天,我就把这事儿忘了,后来那张地图也不知道被我塞到哪里去了。
我遇见那个叫兴旺的少年是在第二年夏天,他开着一辆破旧的小三轮在马路边的一棵树下卖橘子。
整个镇上摆摊卖水果的我全都认识,单看一眼就知道他是新来的。他选的位置很差,这附近白天人流量少,周围四五百米连个红绿灯都没有。因为工作无聊的缘故,我的嘴皮子也变得碎起来,就想过去告诉他菜市场旁边的广场才是摆摊的好地方,要是在这儿卖,坐到屁股开花也没人会光顾。
我的车从拐角出现的一瞬间他就一直盯着我,我刚刚还在好奇他是什么表情,等我车开过去掉头回来再看他,他竟吓得一下子从塑料凳上蹦起来,电子秤一收就往三轮上爬。等我回过神,他已经带着全部家当飞一样地朝另一个方向逃去。我的皮卡上印着镇名,这小子八成以为我是城管。我心说我叫你跑,赶紧变个道就往前追。
他应该不太认识路,一直往大路上开,不久就到了郊区,这儿在修路,坑坑洼洼的。我看着路中间的那些小水坑,怕把车弄脏,不敢开得太快,只能稍微放慢了速度。
他一路疾驰,那辆三轮车开在这条路上震得犹如一辆拖拉机,两个扁扁的轮子卷起一大团土,那些橘子也噼里啪啦地在车斗里跳起舞来,像一锅爆炒的黄豆。
我开窗叫他:“厨师!等等我!”
听到我喊话,他浑身一激灵,直接在小三轮上站起来开,好像一个蹬不动自行车的人站起来蹬一样,手里也方向杆也跟着转起来,一会往左一会往右。
“还挺滑溜。”我看他还来劲儿了,也不由坐直了身子。
路边的地里,几个低头给油菜花喷药的农夫在恍惚中若隐若现,却无人有缘目睹这边激烈的追逐。很快,当路边的油菜花变成一大片青色的包菜时,他的小三轮好像没电了,呜呜呜地开始减速。他惊慌地在几秒钟里看了几次手里握着的方向盘,又不得不注意前面的路。
我趁机不断靠近,最后把他逼到路边停了下来。两辆车靠边,我下了车,来到他身旁,他坐在驾驶位瞄了我几眼,但不敢看我。
“哎我的天,你的小三轮怎么那么快。”
他抿着嘴,脸上开始发烧。阳光照在他油亮的肩上,犹如一个即将被针戳破的气球。
我又笑着说:
“你别紧张,我不是城管。”
少年终于抬起头看向我,像是在确认。
“我只是看你跑得快,就追上来了,我就镇上一管卫生的。”
“真的?”
我看他脸上紧张的神情依旧没有消退,隐隐还有眼眶发红要哭的迹象,意识到自己做得太过了,沉默了半晌才说:
“呃...前面有个村子,里面的人经常来镇上买橘子,我拉你过去卖,顺便帮你找个地方充电。”
他没有回答,还是看着我,好像不知道该不该听我的。
我被看得浑身不自在,拍了拍他的三轮,“怎么说?”
他点了点头。
我也点了点头,想对他笑一下又怕吓到他,取下他车斗里挂着的那根已经起毛的麻绳,把他的车拉在后面往村里开去。快进村的时候,我特意把车留在了村口一个不太容易被发现的地方,毕竟这车挺显眼的,平日里误会的人也不少,要是停到人多的地方,免不了有所影响。
我帮着他把车推到了村里的小广场,广场的旁边就是老年协会,里面一群老头在打麻将,隔壁是一个小卖部。我有时候路过会来这个小卖部买烟,老板娘和我很熟。于是问她家接了根十几米长的插板出来,拉到路边给三轮充电。
可能是出于无聊,也可能是出于歉意,三轮车充上电之后我不愿意马上走,也装模作样从小卖部搬出个凳子,坐下来帮少年卖橘子。
他不理解我的举动,我只说我坐下来歇歇。
两个人就这么沉默了下来。这时候我才好好打量了一下他:精瘦、五官端正,眼睛虽然还有些闪躲,但充斥着灵动。
我们俩谁也没说话,过一会,老年协会有人打完麻将昂首阔步地走出来,我见状赶紧扯起嗓子叫卖。
“卖橘子咯!卖橘子咯!甜甜的橘子!”
“这位大哥!买两个橘子吧!清甜可口,有助于消化。来您瞧瞧......”
这本事是我从镇上那些摊主那儿学来的,每次我开车打那路过,他们叫卖的声音就能往我耳朵里钻个十来遍,到了我自己手里也算是如鱼得水。不管老年协会有人出来,还是有进去找老伴的经过,我就扯起嗓子开喊,简直是声情并茂,和开了麦的主持人一样,老年协会的门口也探出好几张脸往我们这张望。
身边这位少年看起来也没怎么做过生意,我刚喊第一声的时候就吓了他一跳,后续全程都呆呆地看着我。
有个大爷被我说动,“给我称五斤。”
我赶紧捅了少年一下,“买橘子了,快称啊!”
少年愣了愣,这才动起来。
第一波人走了之后,我告诉他得喊起来,不这样卖不出去。他不敢,我说这有什么好怕的,就开始不断怂恿他。最终在我的鼓励下,他也会尝试着喊两声了。只是他喊的和我不一样,我是来人就喊,他则专门挑四下无人的时候喊,声音轻得只有我能听到,要是那边走过来个人,他看见后又立马哑火了。
半个小时过去,我们两个的喊声就像乱弹琴一样此起彼伏,声音根本碰不到一起。我看这也算是他很大的进步了,起码比刚才好,就没再说什么。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就我们这样的滑稽组合很快也卖出去一百多斤。
东西卖出去了,他的心情也放松不少。我就开始和他聊天。
问他叫什么名字。
他说兴旺。
问他几岁。
他说二十二。
我又问他:这年纪不读大学了吗?为什么来我们镇上摆摊?
他看向我,眸子变成一汪漆黑的湖水。
“你真想听?”
我失笑,“听听怎么了。”
他点了点头,开始和我说起自己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