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局》是山东作家矫健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叫混沌,他说一个纯粹的只想下好围棋的人,最终在雪夜里与天对弈,自己以身入局胜天半子。这本书是我买《遥远的救世主》时的套装中的一本,既然买了也就翻了一下。
混沌心中只有围棋,在师傅死后没办法再有提高,所以他遵循师傅的遗嘱,外出去寻访高人。这个还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寻访的过程就太玄幻了,一会儿烂柯一会儿何仙姑,还有全真七子,到最后甚至还出现了历代棋圣。
中国传统文化对围棋赋予了太多意义,好像围棋下好了就能治理好天下一般,但这些意义在运动职业化的今天基本没啥意义。而传统的练习方法也是很强调“悟”、“道”,小说里还好,至少明白只靠自己“悟”是成不了真正的高手的,所以要去寻找“高人”。但是这个玄幻的过程实在是不敢恭维,完全是作者一厢情愿罢了。整个过程中的玄幻情节都是混沌自己的想象,当他沉浸在围棋中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幻觉,然后在幻觉中混沌的棋力得到了提升,这本质上还是"悟"。靠这种方式变成了真正的高人,下出所谓的“天局”,这个就只能是浪漫的想象了。当然,你说这是小说,这是象征,但是这就是作者心中的极致的表达。
真正的职业运动一定是依靠一套科学的方法,基本不可能出现"高手在民间"这种事情,更可能是“民科”。即使围棋这样,看起来不需要什么器材就能训练的运动,也基本不可能在民间出现什么真正的职业高手。世界顶级的选手,有几样东西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天赋、努力、科学的方法、充分的交流,民间的高手可能有天赋、努力,甚至有可能有科学的方法(如果能幸运的赶上一个曾经是专业棋手的老师),但是不走上世界的大舞台就没办法有充分的交流。交流的重要性很容易被忽视,就像在 《理性乐观派》 中作者反复强调的那样,交流(作者说的是交换,但我认为交流就是在交换想法)塑造了人类。人类一旦进入固步自封,接下来一定会出现倒退,连维持原有的水平都不可能。而混沌通过与岳天一和元洁交流提升了棋艺,这个是没问题的。
书里还出现了一个很现代化的东西,计算机专家用 AI 下围棋,下棋的时候拿个小本本,靠纸笔运算下一步的结果。不过作者这一通描写就完全是露怯了,作者描写的不是 AI,就是一种单纯的算法,更过分的是竟然是靠人就能算出来的,这就是完全不理解计算机,不理解 AI 了。再结合背景的年代看的话(大概 6、70 年底),当时的计算机性能还是非常差的,以当时的算力去看,算象棋都不一定靠谱,更不用说算围棋了。而围棋的特点决定了,计算围棋需要极大的算力,就算以现在的算力去看都不行,更不用说当年了。计算机下围棋是近些年才产生的突破,依靠的也不仅仅只是算力。而 AI 一定是伴随大数据起来的,没有强大的算力和存储能力就没有 AI,或者最多也就是在理论上研究一下。
另外,小说的背景应该是上山下乡时期,五七干校里那些人很厉害,因为各种原因被下放劳动改造。但是整体去看似乎大家生活的竟然还不错,主角更是能自由的跑来跑去,而且到哪儿都能找到一个工作,生活的比在家还好。这是真的么?感觉比较假,就像整篇小说一样,都是浮在空中不接地气。如果大家能够跑来跑去,那所谓的"三年困难时期"也不会饿死那么多人了。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这本书都只能被我归入"不值一看"的分类,远不能跟豆豆的两本小说相提并论。所以我下次还是写一下另外两本吧,那两本书要有意思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