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几乎每个年龄段都会有的一种情绪。读小学的时候,会担心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做不完而焦虑。一个人在家时,妈妈养的小鸡被我看少了,当时的我很焦虑,妈妈回家一定会很生气。要读大学之前,我会因为高昂的学费而焦虑。时至今日,我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是基本的来自生活的焦虑几乎不再有。然而,那些焦虑带给我的感觉,回想起来依然是那么清晰。
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之前,我的焦虑主要来自我对钱的匮乏和缺乏主动权的无助感。没有大学毕业之前,我只是一个几乎完全依靠父母去获得基本生存资源的人。没办法,在我还是一个未成年人的时候,在这个成年人主宰的世界上,我是多么的举足无措。因为,我的家人没有办法满足我基本的生活所需。当然,这里并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
经历了漫长的未成年之后,我进去了大学,我的焦虑感也随着减少了很多。读大学的期间,为了在物质上能够争取更多的主动权,我做了各式各样的兼职。张爱玲说过,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我的体悟跟张爱玲的是一个道理,我吃过钱的苦,所以才知道有钱的好。
年少时期的焦虑往往因为我们是一个未成年人,对于生活我们几乎无法掌控。而成年之后的焦虑,大部分则是因为我们的无能为力,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对于面对问题时不去主动想办法解决造成的。
二
读大学的时候,对面寝室的一个妹子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性格特色就是面对出现的问题只会一味说“怎么办呀?你帮我处理一下行吗?”
俗话说,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先姑且不去讨论这句话的正确与否,或者是否有失妥当。持这种想法的人是乐观的,我认为。面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只是一味地说“怎么办”,而不去想办法解决,这样的做法不能解决问题,更可能会导致问题的恶化。
做兼职的时候,因为小玲的性格豪爽,我们聊得很投机成为了朋友。酒店的工资是固定每月的某一天结算,我们兼职人员的工资同样是遵循他们的规则的。到了结算工资的日子,我和小玲工资迟迟没有到账。我联系到小玲,把情况跟小玲说了清楚,希望小玲可以去酒店问一下怎么回事。因为我的学校离酒店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而小玲的学校步行到酒店也就十分钟的路程。
小玲说:“那可怎么办呀?你问一下他们吧,搞好了跟我说一声哦。”听了小玲焦虑的话,我瞬间失落了不少。原来只靠一个人的说辞是不能判断一个人性格的。
我只能自己跑了一趟,跟经理反应了问题。找会计查看上班记录,登记卡号等等这之间的繁琐自然不必多说。第二天我们的工资顺利得到了落实。只是小玲没有该酒店发放工资指定的银行卡。小玲再次在QQ里面很着急的一个个字发过来,“你跟经理讲一下好吗?看能不能把工资打到其他银行的卡里面。”
此时我已经不胜其烦,对小玲说:“你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小玲的回答让我彻底无语,“我没有什么事。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搞。”我的回答很简洁,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自己去找经理解决吧。
你很焦虑,很无助,你大可以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就算你不知道该怎么办,最起码先迈出第一步着手去解决问题是能做到的吧。你的能力有限的话,可以寻找自己信任的师长或者朋友寻求帮助。最后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我们也会问心无愧。
三
前几天新搬了房子,和女孩青青合租。第二天我就发觉青青的心情很是低落。于是,我走过去询问,你看起来心情不好,有什么事吗?青青说:“我一看到地板上黑乎乎的那么脏就不开心。还有厨房、卫生间……”
第三天是周六,我们都不上班。我按照前一天晚上想好的思路,买了洗衣粉等清洁用品。一上午的时间,我把地板一寸寸地刷得干干净净。厨房、卫生间、客厅等等也在我的努力下焕然一新,我花费了一下午的时间。
傍晚青青回来的时候,很惊讶的说:“你把卫生打扫了?”我心里想的是:只是不开心却不做出任何行动,再过一百年房间可能还是脏的。
焦虑是难免的,就算是职场上挥斥方遒的男强人、女强人也会有面对问题焦虑的时候。我相信他们绝不会只是坐在那里说怎么办。焦虑之后,我们应该做的是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着手去解决问题。只会说怎么办,或者是试图把问题往别人身上推,让别人给自己解决问题,未免太不成熟。你的事情,你不解决最终受害的是你自己;你的事情,你自己都不上心别人又能操心几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过不好这一生的大有人在,哪还有那么多闲工夫像照顾婴儿一样的去照顾你呢。
话说回来,总抱着反正有人会去处理的,我不操心也没事想法的人,就算事情最终在自己甩手不管的情况下被解决,那也是别人在替你承担本该属于你的那份责任。运气好的话,你会遇到一些这样无私的好人,但是谁的运气又会一辈子总是那么好呢?当生活的暴风雨来袭,你又能否独自承担起看似平淡的生活。
学着去站起来吧。学着去担起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