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是实践冥想的感悟。
一、冥想的缘由。
冥想来自印度,它的理念是天人合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就有天人合一的理念,天人合一也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我想要治未病疗愈自己,练习静功,冥想是不二选择。很多名人选择冥想提升自己的觉知和判断力,引导着冥想成为一种潮流。
我练习冥想的思想基础,还有一个个人角度。
从眼前说起。夏天到了,植物们都欣欣向荣,向着天空肆意地延伸生长。我喜欢夏天的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能洗净世界的尘埃,带来碧蓝的天空和炫丽梦幻的彩虹桥。我喜欢夏天的夜晚,在夜幕下,在晚风里,望着遥远的星空,任凭若有似无的思绪纷飞。白天,我是害怕的,那种热,热得很不冷静,熏蒸得难受,难受得整个人有一种衣不蔽体的难堪,在炎热面前,大脑难以保持淡定和冷静。记得过去两年的暑假,我的白天几乎都是在家里不出门,空调的冷也并不舒服,强迫自己睡过去,一向是我面对环境的方法。我知道这样不好,老得快。这种对自己身体的担心,却一直没有激发出改变。我不太喜欢精力释放干净的快感,却习惯被思维毒蛇缠裹的痛苦和窒息,之所以没有改变,是我太疲惫还是太麻木?但是总得做点什么吧?我希望时与日迁,肉体能保持支撑我的精神,一直保持基本的稳定强壮和清爽。所以我必须选择冥想。
二、实践冥想
网上有很多关于冥想的文章和课程,我看了一些,理论说得不错,可是多数没什么可操作性。有一个例外,是看过的一个特种部队睡眠法视频,教人利用冥想入睡。我试过,的确很方便。简要说一下,就是逐步放松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包括眼睛哦,然后想象着自己睡在一叶小舟里,荡漾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身体好的能马上进入呼呼的梦乡。
还有一本书叫做《呼吸法门精要》,是南怀瑾写的。他佛学修养很深,这本书讲了怎样通过调整呼吸来坐禅以达到静定空的境界,我认为和冥想其实是同一类的学问,毕竟佛学也是来自印度。这本书批判了很多刻意的呼吸法,重点是要自然地呼吸,修炼“宝瓶气”,然后产生玉液保养身体。方法复杂,我认为普通人不能自行强行练习。宗教总归是一种追求超越世俗体验的玄奥之学,释迦牟尼佛和耶和华神都是一个人站在世界之巅,普通的人没有下地狱上九天的天赋和悟性,没有舍弃自我的决绝和机缘,能在世俗经验中,得到历练,产生平静和爱心就是很好的修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太宝贵了,它使我们面对现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尊重和张扬人的力量和智慧,这是人类前行的思想金盾和劈开迷信的宝剑。
实话说,我只冥想了三天。之前的都是休息或者特种部队入睡法。第一天,是晚上,我是观想腹部莲花,加深呼吸,但是很快就迷糊了,就睡着了。前后五分钟左右。第二天是中午,我闭目养神,没有想象,感觉自己的脑海浩渺空茫,前后十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觉得脑袋里有杂念,心里惦记很多事。第三天,是今天,是观想自己周身围绕着粉色的反光蛋壳,这是yy直播一个女心理专家的方法,有点不想睁眼,很想睡觉。因为环境不安静,很快被打断了。没有觉得好,也没有不好的感觉。
三、感悟冥想
前几年,网络流行一句“人至贱则无敌”,连清华女生都互称“贱人”。可见我们的社会,真的是野性和文明并行的啊!野性使人逞能,较量智慧和力量,争夺权名利;文明使人谦逊,充满共情、赞美和义举;文明加强关系,野性加强物欲;文明使人巧,野性使人精。在野性和文明之间,冥想,是平衡身心的,是沟通天人的。只有冥想的人,才会相信,无论何时何地,生活的本质仍然美好。
当然,冥想的种类有很多,我认为,运动时候的你,听歌时候的你,写作时候的你,都可以冥想——当你觉得大脑更加空明灵敏的时候,当你保持对宇宙和自身的觉察的时候,你就是在冥想了。不拘一格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