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备份策略(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详解
常用的备份策略有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而增量备份有可细分为累计增量备份和差异增量备份。下面来分别讲述不同备份策略以及之间的区别。
完全备份
完全备份是指把所有需要备份的数据全部备份。当然,完全备份可以备份整块硬盘、整个分区或某个具体的目录。对于 Linux 操作系统来说,完全备份指的就是将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进行备份。
完全备份的好处是,所有数据都进行了备份,系统中任何数据丢失都能恢复,且恢复效率较高。如果完全备份备份的是整块硬盘,那么甚至不需要数据恢复,只要把备份硬盘安装上,服务器就会恢复正常。
完全备份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备份时间较长,备份了很多无用数据,占用的空间较大,所以完全备份不可能每天执行。
我们一般会对关键服务器进行整盘完全备份,如果出现问题,则可以很快地使用备份硬盘进行替换,从而减少损失。我们甚至会对关键服务器搭设一台一模一样的服务器,这样只要远程几个命令(或使用 Shell 脚本自动检测,自动进行服务器替换),备份服务器就会接替原本的服务器,使故障响应时间大大缩短。
累计增量备份
在一个数据量很大的业务应用中,每天对 Linux 系统进行完全备份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用到增量备份策略。
累计增量备份是指先进行一次完全备份,服务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比较当前系统和完全备份的备份数据之间的差异,只备份有差异的数据。服务器继续运行,再经过一段时间,进行第二次增量备份。在进行第二次增量备份时,当前系统和第一次增量备份的数据进行比较,也是只备份有差异的数据。第三次增量备份是和第二次增量备份的数据进行比较,以此类推。
因此,累计增量备份就是只备份每天增加或者变化的数据,而不备份系统中没有变动的数据。我们画一张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假设我们在第一天进行一次完全备份。第二天增量备份时,只会备份第二天和第一天之间的差异数据,但是第二天的总备份数据是完全备份加第一次增量备份的数据。第三天增量备份时,只会备份第三天和第二天之间的差异数据,但是第三天的总备份数据是完全备份加第一次增量备份的数据,再加第二次增量备份的数据。当然,第四天增量备份时,只会备份第四天和第三天的差异数据,但是第四天的总备份数据是完全备份加第一次增量备份的数据,加第二次增量备份的数据,再加第三次增量备份的数据。
采用累计增量备份的好处是,每次备份需要备份的数据较少,耗时较短,占用的空间较小;坏处是数据恢复比较麻烦,如果是图 1 的例子,那么当进行数据恢复时,就要先恢复完全备份的数据,再依次恢复第一次增量备份的数据、第二次增量备份的数据和第三次增量备份的数据,最终才能恢复所有的数据。
差异增量备份
差异增量备份(后续简称差异备份)也要先进行一次完全备份,但是和累计增量备份不同的是,每次差异备份都备份和原始的完全备份不同的数据。也就是说,差异备份每次备份的参照物都是原始的完全备份,而不是上一次的差异备份。我们也画一张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假设我们在第一天也进行一次完全备份。第二天差异备份时,会备份第二天和第一天之间的差异数据,而第二天的备份数据是完全备份加第一次差异备份的数据。第三天进行差异备份时,仍和第一天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把第二天和第三天所有的数据都备份在第二次差异备份中,第三天的备份数据是完全备份加第二次差异备份的数据。第四天进行差异备份时,仍和第一天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把第二天、第三天和第四天所有的不同数据都备份到第三次差异备份中,第四天的备份数据是完全备份加第三次差异备份的数据。
相比较而言,差异备份既不像完全备份一样把所有数据都进行备份,也不像增量备份在进行数据恢复时那么麻烦,只要先恢复完全备份的数据,再恢复差异备份的数据即可。不过,随着时间的增加,和完全备份相比,变动的数据越来越多,那么差异备份也可能会变得数据量庞大、备份速度缓慢、占用空间较大。
一个比较的备份策略是,对于数据量不大,并且每天数据量增加不多的系统,优先选择完全备份;对于数据量巨大,每天新增数据也很多的系统,视情况选择差异备份或者增量备份。
(二)Linux tar命令备份数据
作为Linux系统管理员,最经常使用的备份工具就是 tar 和 cpio 命令。前面在介绍备份介质时,已经使用了 tar 命令,此命令其实是一个文件打包命令,经常在备份文件的场合中使用。
使用 cpio 命令进行数据备份,请阅读Linux提取RPM包文件(cpio命令)
有关 tar 命令的基本用法,请阅读Linux tar压缩命令一节,这里不再过多赘述。下面通过 tar 命令做的一个 Web 服务器的备份脚本,详细了解 tar 命令作为备份工具时的具体用法。
以下是一个有关 Web 服务器的备份脚本:
#!/bin/sh
BAKDATE='date +%y%m%d'
DATA3='date -d "3 days ago" +%y%m%d'
osdata=/disk1
userdata=/disk2
echo "backup OS data starting"
tar -zcvf /$osdata/etc.data/etc_$BAKDATE.tar.gz /etc
tar -zcvf /$osdata/boot.data/boot_$BAKDATE.tar.gz /boot
tar -zcvf /$osdata/home.data/home_$BAKDATE.tar.gz /home
tar -zcvf /$osdata/root.data/root_$BAKDATE.tar.gz /root
tar -zcvf /$userdata/usr_data/usrlocal_$BAKDATE.tar.gz /usr/local
tar -zcvf /$userdata/var_www/www_$BAKDATE.tar.gz /var/www
cp -r /$osdata/* /$userdata
cp -r /$userdata/* /$osdata
echo "Backup OS data complete!"
echo "delete OS data 3 days ago"
rm -rf /$osdata/etc.data/etc_$DATA3.tar.gz
rm -rf /$osdata/boot.data/boot_$DATA3.tar.gz
rm -rf /$osdata/home.data/home_$DATA3.tar.gz
rm -rf /$osdata/root.data/root_$DATA3.tar.gz
rm -rf /$osdata/usr_data/usrlocal_$DATA3.tar.gz
rm -rf /$osdata/var_www/www_$DATA3.tar.gz
rm -rf /$userdata/etc.data/etc_$DATA3.tar.gz
rm -rf /$userdata/boot.data/boot_$DATA3.tar.gz
rm -rf /$userdata/home.data/home_$DATA3.tar.gz
rm -rf /$userdata/root.data/root_$DATA3.tar.gz
rm -rf /$userdata/usr_data/usrlocal_$DATA3.tar.gz
rm -rf /$userdata/var_www/www_$DATA3.tar.gz
echo "delete cws ok!"
上面这段脚本完成的工作是,将系统和用户的备份数据分别保存在两个不同的本地磁盘 disk1 和 disk2 中,并且保留最近 3 天的数据,3 天前的数据自动删除。主要备份的数据有 /etc 目录、/boot 目录、/home 目录、/root 目录、/usr/local 目录和 /var/www 目录。当然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凡是存放数据的重要目录,都需要进行备份。
将此脚本放到系统守护进程(类似于 Windows 下的计划任务)crontab 下,设定备份时间,即可实现定时数据备份。有关 crontab 的详细介绍,请阅读《Linux crontab命令》。
(三)Linux dump命令用法详解:备份分区、文件或目录
在系统学习 dump 命令之前,由于 CentOS 6.x 系统默认是没有安装此命令的,因此需要我们手动安装 dump 命令,安装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dump
dump 命令使用“备份级别”来实现增量备份,它支持 0~9 共 10 个备份级别。其中,0 级别指的就是完全备份,1~9 级别都是增量备份级别。
举个列子,当我们备份一份数据时,第一次备份应该使用 0 级别,会把所有数据完全备份一次;第二次备份就可以使用 1 级别了,它会和 0 级别进行比较,把 0 级别备份之后变化的数据进行备份;第三次备份使用 2 级别,2 级别会和 1 级别进行比较,把 1 级别备份之后变化的数据进行备份,以此类推。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备份整个分区或整块硬盘时,才能支持 1~9 的增量备份级别;如果只是备份某个文件或不是分区的目录,则只能使用 0 级别进行完全备份。
dump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dump [选项] 备份之后的文件名 原文件或目录
选项:
-level:就是我们说的 0~9 共 10 个备份级别;
-f 文件名:指定备份之后的文件名;
-u:备份成功之后,把备份时间、备份级别以及实施备份的文件系统等信息,都记录在 /etc/dumpdates 文件中;
-v:显示备份过程中更多的输出信息;
-j:调用 bzlib 库压缩备份文件,其实就是把备份文件压缩为 .bz2 格式,默认压缩等级是 2;
-W:显示允许被 dump 的分区的备份等级及备份时间;
dump 命令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命令,如果我们只是想要实现数据的备份与恢复,那么掌握以上几个选项就足够了。
备份分区
我们先来看看如何使用 0 级别备份分区。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3 20G 3.0G 16G 17% /
tmpfs 30 6M 0 30 6M 0% /dev/shm
/dev/sda1 194M 26M 158M 15% /boot
/dev/sr0 3.5G 3.5G 0 100% /mnt/cdrom
#系统中我们就分了/分区和/boot分区。根分区太大,备份速度太慢,我们还是备份/boot分区吧
[rootSlocalhost ~]# dump -0uj -f /root/boot.bak.bz2 /boot/
#备份命令。先执行一次完全备份,并压缩和更新备份时间
DUMP: Date of this level 0 dump: Wed Jun 5 03:08:22 2013
#备份的级别和时间
DUMP: Dumping /dev/sdal (/boot) to /root/boot.bak.bz2
#备份源和目标
DUMP: Label: none
#分区没有卷标
DUMP: Writing 10 Kilobyte records
DUMP: Compressing output at compression level 2 (bzlib)
#备份时压缩
DUMP: mapping (Pass I) [regular files]
DUMP: mapping (Pass II) [directories]
DUMP: estimated 21846 blocks.
DUMP: Volume 1 started with block 1 at: Wed Jun 5 03:08:22 2013
DUMP: dumping (Pass III) [directories]
#开始dump 备份
DUMP: dumping (Pass XV) [regular files]
DUMP: Closing /root/boot.bak.bz2
#备份结朿,生成备份文件
DUMP: Volume 1 completed at: Wed Jun 5 03:08:30 2013
DUMP: Volume 1 took 0:00:08
DUMP: Volume 1 transfer rate: 2370 kB/s
DUMP: Volume 1 21930kB uncompressed, 18962kB compressed, 1.157:1
#数据容量
DUMP: 2X930 blocks (21.42MB) on 1 volume(s)
DUMP: finished in 7 seconds, throughput 3132 kBytes/sec
DUMP: Date of this level 0 dump: Wed Jun 5 03:08:22 2013
DUMP: Date this dump completed: Wed Jun 5 03:08:30 2013
DUMP: Average transfer rate: 2370 kB/s
DUMP: Wrote 21930kB uncompressed, 18962kB compressed, 1.157:1
[root@localhost ~]# cat /etc/dumpdates
#查看备份时间文件
/dev/sdal 0 Wed Jun 5 03:08:22 2013 +0800
#备份的分区 备份级别 备份曰期
[root@localhost @]# 11 -h /root/boot.bak.bz2
-rw-r--r--. 1 root root 19M 6 月 5 03:08 /root/boot.bak.bz2
#备份文件生成了
如果 /boot 分区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则可以使用 1 级别进行增量备份。当然,如果数据会继续发生变化,则可以继续使用 2~9 级别增量备份。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ll -h /root/install.log
-rw-r--r--.1 root root 25K 4月 10 21:49 /root/install.log
#查看安装软件包日志的大小为25KB
[root@localhost ~]# cp install.log /boot/
#复制日志文件到/boot分区
[root@localhost ~]# dump -1uj -f /root/boot.bak1.bz2 /boot/
#增量备份/boot分区,并压缩
[root@localhost ~]# ll -h boot.bak*
-rw-r--r--.1 root root 18K 6月 5 03:16 boot.bak1.bz2
-rw-r--r--.1 root root 19M 6月 5 03:08 boot.bak.bz2
#boot.bak1.bz2压缩文件只有18KB,证明增量备份只备份了0级别以后变化的数据
#boot.bak1.bz2压缩文件只有18KB,证明增量备份只备份了0级别以后变化的数据
如果备份的是整个分区,那么是可以使用“dump -W”命令来查询分区的备份时间及备份级别的。不过要注意,如果备份时没有使用“-u”选项,那么“dump -W”命令是不会记录备份的时间和级别的。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dump -W
Last dump(s) done (Dump '>' file systems):
/dev/sda3 ( /) Last dump:Level 1, Date Wed Jun 5 02:31:50 2013
/dev/sda1 ( /boot) Last dump:Level 1, Date Wed Jun 5 03:16:27 2013
#我的/分区和/boot分区都进行过dump备份,/boot分区的最新备份级别是1
dump命令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增量备份,但是如何实现差异备份呢?其实也很简单,先使用 0 级别完全备份一次,以后的每次备份都使用 1 级别进行备份。
备份文件或目录
dump 命令也可以文件或目录,不过,只要不是备份分区,就只能使用 0 级别进行完全备份,而不再支持增量备份。同时,不能使用“-u”选项更新分区的备份时间,当然也不能使用“dump -W”命令查询到文件或目录的备份。
我们说 /etc/ 目录是重要的配置文件目录,那么我们就备份这个目录来看看吧。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dump -0j -f /root/etc.dump.bz2 /etc/
#完全备份/etc/目录
[root@localhost ~]# ll -h /root/etc.dump.bz2
-rw-r--r--.1 root root 8.6M 6月 5 03:26 /root/etc.dump.bz2
#查看备份文件
不过,如果使用增量备份会怎么样呢?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dump -1j -f /root/etc.dump1.bz2 /etc/
DUMP:Only level 0 dumps are allowed on a subdirectory
DUMP:The ENTIRE dump is aborted.
#备份失败了,目录备份只能使用0级别
(四)Linux restore命令:还原dump操作备份下的文件、目录或分区
restore 命令是 dump 命令的配套命令,dump 命令是用来备份分区和数据的,而 restore 命令是用来恢复数据的。
restore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restore [模式选项] [-f]
此命令中,-f 选项用于指定备份文件的文件名;restore 命令常用的模式有以下 4 种,这 4 种模式不能混用:
-C:比较备份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变化。如果实际数据中的现有数据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选项能够检测到这个变化。但是如果实际数据中新增了数据,那么这个选项是不能检测到变化的。举个例子:别人给我了 100 万元投资(实际数据),但是他有一个投资的账本(备份数据),他要时不时地比对账本和实际的 100 万元投资,如果 100 万元减少则马上就能发现改变;但是如果投资增加,则不会报警;
-i:进入交互模式,手工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
-t:查看模式,用于查看备份文件中拥有哪些数据;
-r:还原模式,用于数据还原;
【例 1】比较备份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变化。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数据比较只有在原有数据减少或发生变化时才能检测到变化,而新增的数据是不会被检测到的。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touch /boot/abc
#在/boot/目录中新建abc文件
[root@localhost ~]# restore -C -f /root/boot.bak.bz2
Dump tape is compressed.
Dump date:Wed Jun 5 08:20:02 2013
Dumped from:the epoch
Level 0 dump of /boot on localhost:/dev/sda1
Label:none
filesys = /boot
#restore检测,没有发现任何变化(当然,因为备份数据在备份时没有abc文件,所以restore命令是不能识别新建文件的)
[root@localhost ~]# mv /boot/vmlinuz-2.6.32-279.el6.i686 /boot/vmlinuz-2.6.32-279.el6.i686.bak
#把/boot/目录中的内核镜像文件改一个名字
[root@localhost ~]# restore -C -f /root/boot.bak.bz2
Dump tape is compressed.
Dump date:Wed Jun 5 08:20:02 2013
Dumped from:the epoch
Level 0 dump of /boot on localhost:/dev/sda1
Label:none
filesys = /boot
restore:unable to stat ./vmlinuz-2.6.32-279.el6.i686: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Some files were modified! 1 compare errors
#restore发现内核镜像文件丢失
这个实验比较危险,一定要记得把内核镜像文件的名字改回来,否则一旦重启,系统就会无法正常启动。
[root@localhost ~]# mv /boot/vmlinuz-2.6.32-279.el6.i686.bak /boot/vmlinuz2.6.32-279.el6.i686
【例 2】查看模式。
这种模式比较简单,就是查看备份文件中到底包含什么内容。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restore -t -f boot.bak.bz2
Dump tape is compressed.
#备份数据是压缩的
Dump date:Wed Jun 5 08:20:02 2013
#数据备份时间
Dumped from:the epoch
Level 0 dump of /boot on localhost:/dev/sda1
#备份等级
Label:none
#分区的卷标,没有设定卷标
2.
11 ./lost+found
12 ./grub
24 ./grub/grub.conf
13 ./grub/splash.xpm.gz
…省略部分输出…
【例 3】还原模式
restore 命令的还原模式既可以用于还原整个分区,也可以用于还原文件或目录。命令格式是一样的,不过要注意,如果要还原增量备份的数据,则一定要先还原完全备份的数据。命令如下:
#还原boot.bak.bz2分区备份
#先还原完全备份的数据
[root@localhost ~]# mkdir boot.test
#建立准备解压缩的目录。当然,如果这个目录是我新建的分区,就可以直接把数据恢复到分区中
[root@localhost ~]# cd boot.test/
#进入解压缩目录
[root@localhost boot.test]# restore -r -f /root/boot.bak.bz2
Dump tape is compressed.
#备份数据是压缩数据
#解压缩
[root@localhost boot.test]#ll
#查看一下解压缩的文件
总用量21300
-rw-r--r--. 1 root root 106611 6月 22 2012 config-2.6.32-279.el6.i686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4 月 10 21:47 efi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4 月 10 21:49 grub
-rw-r--r--. 1 root root 14708399 4 月 10 21:49 initrara£s-2.6.32-279.el6.i686.img
drwx------. 2 root root 4096 4 月 10 21:44 lost+found
-rw-------. 1 root root 47504 6 月 5 09:44 restoresymtable
-rw-r--r--. 1 root root 175903 6 月 22 2012 symvers-2.6.32-279.el6.i686.gz
-rw-r--r--. 1 root root 1846041 6 月 22 2012 System.map-2.6.32-279.el6.i686
-rw-r--r--. 1 root root 1048576 6 月 5 02:38 test
-rwxr-xr-x. 1 root root 3856608 6 月 22 2012 vmlinuz-2.6.32-279.el6.i686
#再还原增量备份的数据
[root@localhost boot.test]# restore -r -f /root/boot.bakl.bz2
Dump tape is compressed.
#恢复增量备份的数据
[root@localhost boot.test]# ll
总用量21328
-rw-r--r--. 1 root root 106611 6 月 22 2012 config-2.6.32-279.el6.i686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4 月 10 21:47 efi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4 月 10 21:49 grub
-rw-r--r--. 1 root root 14708399 4 月 10 21:49 initramfs-2.6.32-279.eX6.i686.img
-rw-r--r--. 1 root root 24772 6 月 5 08:20 install. log
#增量备份的install.log文件被恢复了
drwx------. 2 root root 4096 4 月 10 21:44 lost+found
-rw-------. 1 root root 47552 6 月 5 09:57 restoresymtable
-rw-r--r--. 1 root root 175903 6 月 22 2012 symvers-2.6.32-279.el6.i686.gz
-rw-r--r--. 1 root root 1846041 6 月 22 2012 System.map-2.6.32-279.el6.i686
-rw-r--r--. 1 root root 1048576 6 月 5 02:38 test
-rwxr-xr-x. 1 root root 3856608 6月 22 2012 vmlinuz-2.6.32-279.el6.i686
我们再来还原/etc/目录的备份etc.dump.bz2,其实还原的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restore -r -f etc.dump.bz2
Dump tape is compressed.
#还原etc.dump.bz2备份
[root@localhost ~]# ll -d /root/etc
drwxr-xr-x.103 root root 12288 6月 5 07:45 /root/etc
#在root下生成了etc目录,里面的数据和/etc/目录中的数据完全一致
(五)Linux dd命令详解:数据备份,并在备份过程中进行格式转换
dd 命令主要用来进行数据备份,并且可以在备份的过程中进行格式转换。其实 dd 命令可以把源数据复制成目标数据,而且不管源数据是文件、分区、磁盘还是光盘,都可以进行数据备份。
dd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dd if="输入文件" of="输出文件" bs="数据块" count="数量"
参数:
if:定义输入数据的文件,也可以是输入设备;
of:定义输出数据的文件,也可以是输出设备;
bs:指定数据块的大小,也就是定义一次性读取或写入多少字节。模式数据块大小是 512 字节;
count:指定 bs 的数量;
conv=标志:依据标志转换文件。标志有以下这些:
ascii:由 EBCDIC 码转换至 ASCII 码;
ebcdic:由 ASCII 码转换至 EBCDIC 码;
ibm:由 ASCII 码转换至替换的 EBCDIC 码;
block:将结束字符块里的换行替换成等长的空格;
unblock:将 cbs 大小的块中尾部的空格替换为一个换行符;
lcase:将大写字符转换为小写;
notrunc:不截断输出文件;
ucase:将小写字符转换为大写;
swab:交换每一对输入数据字节;
noerror:读取数据发生错误后仍然继续;
sync:将每个输入数据块以 NUL 字符填满至 ibs 的大小;当配合 block 或 unblock 时,会以空格代替 NUL 字符填充;
【例 1】备份文件
[root@localhost ~]# dd if=/etc/httpd/conf/httpd.conf of=/tmp/httpd.bak
记录了67+1 的读入
#数据占了写满的67个数据块,以及1个没有写满的数据块
记录了67+1 的写出
#默认数据块大小是512字节
34439字节(34 kB)已复制,0.0524897 秒,656 kB/秒
#如果要备份文件,那么dd命令和cp命令非常类似
[root@localhost ~]# ll -h /tmp/httpd.bak
-rw-r--r--.1 root root 34K 6月 5 18:04 /tmp/httpd.bak
#查看一下生成的备份文件的大小
【例 2】备份分区为一个备份文件
[root@localhost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3 20G 2.0G 17G 11% /
tmpfs 306M 0 306M 0% /dev/shm
/dev/sda1 194M 27M 157M 15% /boot
/dev/sr0 3.5G 3.5G 0 100% /mnt/cdrom
#查看一下分区容量,我们备份/boot分区
[root@localhost ~]# dd if=/dev/sda1 of=/tmp/boot.bak
#备份完成
[root@localhost ~]# ll -h /tmp/boot.bak
-rw-r--r--.1 root root 200M 6月 5 18:14 /tmp/boot.bak
#查看生成的备份文件
#如果需要恢复,则执行以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dd if=/tmp/boot.bak of=/dev/sda1
如果想要把分区直接备份成另一个分区,就需要生成一个新的分区,这个分区的大小不能比源分区小,只能和源分区大小一致或比它大。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dd if=/dev/sda1 of=/dev/sdb1
#如果需要恢复,则只需把输入项和输出项反过来即可,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dd if=/dev/sdb1 of=/dev/sda1
【例 3】整盘备份
[root@localhost ~]# dd if=/dev/sda of=/dev/sdb
#把磁盘a备份到磁盘b
[root@localhost ~]# dd if=/dev/sda of=/tmp/disk.bak
#把磁盘a备份成文件disk.bak
#备份恢复
#如果要备份到另一块硬盘上,那么,当源硬盘数据损坏时,只需用备份硬盘替换源硬盘即可
#如果要备份成文件,那么在恢复时需要把备份数据复制到其他Linux中,然后把新硬盘安装到这台Linux
#服务器上,再把磁盘备份数据复制到新硬盘中。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dd if=/tmp/disk.bak of=/dev/sdb
【例 4】复制软盘
[root@localhost ~]# dd if=/dev/fd0 of=/tmp/fd.bak
#在Linux中软盘的设备文件名是/dev/fd0
#这条命令先把软盘中的数据保存为临时数据文件
[root@localhost ~]# dd if=/tmp/fd.bak of=/dev/fd0
#然后更换新的软盘,把数据备份复制到新软盘中,就实现了软盘的复制
如果需要备份的是光盘,那么在 Linux 中就是使用 dd 命令制作光盘的 ISO 镜像的。命令如下:
#制作光盘ISO镜像
[root@localhost ~]# dd if=/dev/cdrom of-/tmp/cd.iso #把光盘中所有的数据制作成ISO镜像
[root@localhost ~J # mkdir /mnt/cd
#建立一个新的挂载点
[root@localhost ~]# mount -o loop /tmp/cd.iso /mnt/cd #挂栽ISO文件到挂载点
[root@localhost ~]# cd /mnt/cd
#进入挂栽点
[root@localhost cd]# ls
CentOS_BuildTag images RELEASE-NOTES-en-tJS.html RPM-GPG-KEY-CentOS-Debug-6 TRANS.TBL
EULA isolinux repodata RPM-GPG-KEY-CentOS-Security-6
GPL Packages RPM-GPG-KEY-CentOS-6 RPM-GPG-KEY-CentOS-Testing-6
#数据是光盘当中的数据,这个ISO镜像是可以被当作真正的光盘使用的
我们有时需要制作指定大小的文件,比如,在增加 swap 分区时,就需要建立指定大小的文件,这时也使用 dd 命令。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dd if=/dev/zero of=/tmp/testfile bs=1M count=10
#数据输入项是/dev/zero会向目标文件中不停地写入二进制的0
#指定数据块大小是1MB
#指定生成10个数据块。也就是定义输出的文件大小为10MB
记录了10+0 的读入
#显示数据占满了10个数据块
记录了10+0 的写出
#不过这里数据块的大小已经是1MB了
10485760字节(10 MB)已复制,0.00709902 秒,1.5 GB/秒
[root@localhost ~]# ll -h /tmp/testfile
-rw-r--r--.1 root root 10M 6月 5 18:46 /tmp/testfile
#生成的testfile文件的大小刚好是10MB
dd 命令在进行整盘复制时,类似于 GHOST 工具的功能,不过通过 dd 命令复制出来的硬盘数据要比 GHOST 复制出来的硬盘数据稳定得多。虽然 dd 命令功能强大,不过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复制的时间较长,复制 100GB 的数据需要 15~25 分钟(根据服务器的性能不同而不同)。
实现数据备份还有非常多的方法和工具,比如 tar 和 cpio 命令。至于网络复制工具,如 rsync 和 scp 等,需要较完善的网络知识才能够学习,这里不再介绍。
(六)Linux rsync命令用法详解:支持本地备份和远程备份
在 Linux 系统下,数据备份的工具很多,除了前面介绍了 tar、cpio、dd 命令之外,本节再介绍一个用来备份数据的命令,就是 rsync。
从字面意思上,rsync 可以理解为 remote sync(远程同步),但它不仅可以远程同步数据(类似于 scp 命令),还可以本地同步数据(类似于 cp 命令)。不同于 cp 或 scp 的一点是,使用 rsync 命令备份数据时,不会直接覆盖以前的数据(如果数据已经存在),而是先判断已经存在的数据和新数据的差异,只有数据不同时才会把不相同的部分覆盖。
在系统学习 rsync 命令之前,请确认你的 Linux 系统中已经安装有此命令,如果没有,可以直接使用 yum install -y rsync 命令安装。
讲解 rsync 用法之前,为了让大家对此命令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里先举个例子:
[root@localhost ~]# rsync -av /etc/passwd /tmp/1.txt
send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sent 34 bytes received 15 bytes 98.00 bytes/sec
total size is 1432 speedup is 29.22
此例中,通过执行 rsync 命令,实现了将 /etc/passwd 文件本地同步到 /tmp/ 目录下,并改名为 1.txt。
除此之外,rsync 命令还支持远程同步数据,也就是将本地的数据备份到远程机器上。比如说,我们知道远程机器的 IP 地址为 192.168.188.128,则使用 rsync 命令备份 passwd 文件的执行命令为:
[root@localhost ~]# rsync -av /etc/passwd 192.168.188.128:/tmp/1.txt
The authenticity of host '192.168.188.128 (192.168.188.128)' can't be established.
ECDSA key fingerprint is 26:e3:97:e7:bb:ae:17:33:ea:aa:Oc:5f:37:Oe:9e:fa.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connecting (yes/no)? yes
Warning: Permanently added '192.l68.l88.l28' (ECDSA) to the list of known hosts.
root@192.168.188.128's password: <-- 输入密码
send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sent 31 bytes received 12 bytes 7.82 bytes/sec
total size is 1432 speedup is 54.91
注意,首次远程连接时,会提示是否要继续连接,输入 yes 即可。另外,当成功建立连接后,需要输入目标系统的 root 密码。
通过以上 2 个实例,读者应该能对“rsync既支持本地备份数据,还支持远程备份数据”有了直观的认识。那么,rsync 命令要怎样使用呢?
rsync 命令的基本格式有多种,分别是:
[root@localhost ~]# rsync [OPTION] SRC DEST
[root@localhost ~]# rsync [OPTION] SRC [USER@]HOST:DEST
[root@localhost ~]#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root@localhost ~]#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root@localhost ~]# rsync [OPTION] SRC [USER@]HOST::DEST
针对以上 5 种命令格式,rsync 有 5 种不同的工作模式:
第一种用于仅在本地备份数据;
第二种用于将本地数据备份到远程机器上;
第三种用于将远程机器上的数据备份到本地机器上;
第四种和第三种是相对的,同样第五种和第二种是相对的,它们各自之间的区别在于登陆认证时使用的验证方式不同。
要知道,使用 rsync 在远程传输数据(备份数据)前,是需要进行登陆认证的,这个过程需要借助 ssh 协议或者 rsync 协议才能完成。在 rsync 命令中,如果使用单个冒号(:),则默认使用 ssh 协议;反之,如果使用两个冒号(::),则使用 rsync 协议。
ssh 协议和 rsync 协议的区别在于,rsync 协议在使用时需要额外配置,增加了工作量,但优势是更加安全;反之,ssh 协议使用方便,无需进行配置,但有泄漏服务器密码的风险。
另外,以上几种格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
SRC:用来表示要备份的目标数据所在的位置(路径);
DEST:用于表示将数据备份到什么位置;
USER@:当做远程同步操作时,需指明系统登录的用户名,如果不显示指定,默认为以 root 身份登录系统并完成同步操作。
rsync 命令提供使用的 OPTION 及功能如表 1 所示。
表 1 rsync 选项及功能
OPTION选项功能
-a这是归档模式,表示以递归方式传输文件,并保持所有属性,它等同于-r、-l、-p、-t、-g、-o、-D 选项。-a 选项后面可以跟一个 --no-OPTION,表示关闭 -r、-l、-p、-t、-g、-o、-D 中的某一个,比如-a --no-l 等同于 -r、-p、-t、-g、-o、-D 选项。
-r表示以递归模式处理子目录,它主要是针对目录来说的,如果单独传一个文件不需要加 -r 选项,但是传输目录时必须加。
-v表示打印一些信息,比如文件列表、文件数量等。
-l表示保留软连接。
-L表示像对待常规文件一样处理软连接。如果是 SRC 中有软连接文件,则加上该选项后,将会把软连接指向的目标文件复制到 DEST。
-p表示保持文件权限。
-o表示保持文件属主信息。
-g表示保持文件属组信息。
-D表示保持设备文件信息。
-t表示保持文件时间信息。
--delete表示删除 DEST 中 SRC 没有的文件。
--exclude=PATTERN表示指定排除不需要传输的文件,等号后面跟文件名,可以是通配符模式(如 *.txt)。
--progress表示在同步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同步的过程状态,比如统计要同步的文件数量、 同步的文件传输速度等。
-u表示把 DEST 中比 SRC 还新的文件排除掉,不会覆盖。
-z加上该选项,将会在传输过程中压缩。
以上也仅是列出了 async 命令常用的一些选项,对于初学者来说,记住最常用的几个即可,比如 -a、-v、-z、--delete 和 --exclude。
如果想查看 async 提供的所有选项,可直接执行 async 命令。
为了更好的演示各个选项的功能,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执行如下命令:
#新建rsync目录
[root@localhost ~]# mkdir rsync
[root@localhost ~]# cd rsync
#在rsync目录中,创建test1目录
[root@localhost rsync]# mkdir test1
[root@localhost rsync]# cd test1
#在test1目录中,分别创建名为 1、2、3、/root.123.txt 文件
[root@localhost test1]# touch 1 2 3 /root/123.txt
[root@localhost test1]# ln -s /root/123.txt ./123.txt
[root@localhost test1]# ls -l
total 0
-rw-r--r--. 1 root root 0 0ct 23 07:34 1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3 0ct 23 08:34 123.txt -> /root/123.txt
-rw-r--r--. 1 root root 0 0ct 23 07:34 2
-rw-r--r--. 1 root root 0 0ct 23 07:34 3
[root@localhost test1]# cd ..
#回到rsync目录
[root@localhost rsync]#
在此基础上,下面挑选了几个常用的 OPTION 选项,给大家举例说明它们的用法。
rsync -a 选项
首先来看看 -a 选项的用法,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rsync]# rsync -a test1 test2
[root@localhost rsync]# ls test2
test1
[root@localhost rsync]# ls test2/test1/
1 123.txt 2 3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本来是想把 test1 目录中的内容直接放到 test2 目录中,可结果 rsync 命令却新建了 test2 目录,然后把 test1 放到 test2 中。
如果想要实现将 test1 目录中的内容直接备份到 test2 目录中,需修改上面的命令为:
[root@localhost rsync]#rm -rf test2
[root@localhost rsync]# rsync -a test1/ test2/
[root@localhost rsync]# ls test2/
1 123.txt 2 3
可以看到,只需给 test1 和 test2 目录后添加 / 斜杠即可。
前面讲过,使用 -a 选项,等同于同时使用 -r、-l、-p、-t、-g、-o、-D 选项,且 -a 还可以和 --no-OPTION 一并使用。下面再来看看 -l 选项的作用:
[root@localhost rsync]# rm -rf test2
[root@localhost rsync]# rsync -av test1/ test2/
send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created directory test2
./
1
skipping non-regular file "123.txt"
2
3
sent 200 bytes received 72 bytes 544.00 bytes/sec
total size is 13 speedup is 0.05
这里使用 -v 选项,可以看到,拷贝过程中跳过了非普通文件 123.txt,其实 123.txt 是一个软链接文件,如果不使用 -l 选项,系统将不理会软链接文件。
rsync --delete选项
通过表 1 可以看到,--delete 选项用来--delete 删除 DEST 中 SRC 没有的文件。例如:
#拷贝 test1 目录下的数据
[root@localhost rsync]# rsync -a test1/ test2
#删除 test1/123.txt 文件
[root@localhost rsync]# rm -f test1/123.txt
[root@localhost rsync]# ls test1/
1 2 3
[root@localhost rsync]# rsync -av test1/ test2/
send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
sent 55 bytes received 15 bytes 140.00 bytes/sec
total size is 0 speedup is 0.00
[root@localhost rsync]# ls test2/
1 123.txt 2 3
可以看到,当对 test1 目录删除了 123.txt 文件之后,再次备份并没有对 test2 目录中的 123.txt 文件产生任何影响。
下面使用 --delete 选项,再次执行拷贝命令,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rsync]# rsync -av --delete test1/ test2/
send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deleting 123.txt
sent 52 bytes received 12 bytes 128.00 bytes/sec
total size is 0 speedup is 0.00
[root@localhost rsync]# ls test2/
1 2 3
可以看到,使用 --delete 选项进行备份数据时,test1 目录一旦做了改变,那么 test2 也会做相应改变。
不仅如此,如果在 DEST 中增加文件,而 SRC 中不包含这些文件,那么在使用 --delete 选项做同步备份操作时,DEST 新增的这些文件会被删除。例如:
[root@localhost rsync]# touch test2/4
[root@localhost rsync]# ls test1/
1 2 3
[root@localhost rsync]# ls test2/
1 2 3 4
[root@localhost rsync]# rsync -a --delete test1/ test2/
[root@localhost rsync]# ls test2/
1 2 3
受到篇幅的限制,有关 rsync 命令其他选项的用法,本节不再给出具体实例,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编写代码进行测试。
原文参考:http://c.biancheng.net/linux_tu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