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得失2021年5月20日9:20:9
幸福是什么,一亿人就有一亿种回答。没有对错,没有好坏,因为这都是个人的标准,无法放之四海皆准。但也总会有人说我得到了就幸福了。得到的东西多数无非就是物质,觉得占有了,或是使用了,自己就幸福了。当然,吃到香的,开着好车,住在别墅里,当天也有幸福的可能,或是觉得这才是成功,幸福的标配。而也有觉得我失去了就幸福,比如捐钱做好事,或是帮助别人,是不是自己失去了,而是得到了别人的尊重,也觉得个人的价值实现,到底幸福是得还是失去呢?
得到,是人的本能。幸福要得到,有房有车有钱有权。这些都是身份体现,也是安全的标志。房子里住着舒服,车子是代步的工具,也是身份的象征。钱和权一般都会同步,如果都有,那就是炸弹。想想钱可以买来很多的东西,不管是车和房,当然也有权。有了权也自然少不钱。于是这种物质的东西,大家都得向往,以此定义为成功。这也很普遍,没有一定的社会经历,或是人生的领悟,当然如我读书时体会的一样,觉得有就是幸福了。
吃穿住行,是自己当时眼中的世界。肤浅的我,只会觉得穿得好,是高人一等。势利的我,发现开着豪车的人一定是有钱人,不是富即是贵的人,其实想想,谁都会在这方面不断的修行,对自己过往的认知嘲笑一次,进而再次修正对于富或是贵应该不只是钱上面,而是定义的社会价值,或是他人的贡献。不是只有个人的表现来衡量人的综合人生。人的最初定义往往很快被否定,就是因为开始的价值观一定不稳定,不成熟了。
失去,是人性不想的本能。幸福要失去,这是另一个层面。幸福是无忧无虑无病无痛。前面所的有,如果是有病有痛有忧有虑,那也是食着山珍好味,睡着多功能床,开着多安全车,有多大的权利,都是痛苦的。就算没有物质,没有病痛,这至少有了幸福的条件。如果再通过自己努力得到,那也算是一种满足,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了。怎么仅能用失去或是得到来界定这个幸福了呢?看事情,或许有故事来说明。
古天乐是一个香港演员,他从1995年的杨过角色开始红了后拍的戏的钱,全部捐了出去,很多的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什么戏都接,他说有很多的人等着我,他自08年汶川后陆续捐了一百所学校,就算一所学校是100万,那也是一个亿吧,有几个愿意把自己的钱捐出去,这就是格局,觉得付出了,就有了爱的传递,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更多的人受到更好的教育,也算是对国家的支持!
幸福有得到,有失去。到底是什么才会让自己快乐,那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吃得太饱不舒服,没有饭吃也不舒服。人其实也是一个很奇怪的动物。多和少都会不舒服,这就要一个平衡。更多的富人除了基本的生活费之外,就是做自己事业或是捐出去,体现更多的个人价值。人是这样,身体也是这样,吃太多了,会长肉,会有更多的疾病缠身。如果经常运动,保持体形,也会身轻如燕,跑起来健步如飞。失去了吃,当每一次身体痛苦的时间,久了会享受这种感觉。其实就是幸福的开始了。
幸福这件事,不管是得到还是失去,其实就是一个平衡。这个点要自己去把控。吃得刚好,开着车是刚好,收入刚好,刚才是一种平衡点。也是自己能驾驭的范围。一个人总会痛苦,其实就是不能处理多的部分。我刚才说了吃,说了钱,权利也是一样。权利不是指挥多少人,而是在对应的位置,现有的条件,创造得更多。对比我自己的曾经,就是这样,在能力和权利不能平衡的时候 ,哪个多都是损耗掉。比如如果我知道20年后还在做饮料销售,是不是第一天做事时开始布局了。这不只是经历格局的问题,其实就是多和少的控制能力。
一定要论幸福是失去还是得到,我是说不清的。但我明白,那一定是一个阶段,一个当下,一个对比而来的感觉。多或是少,得或是失,都无法用准确的数据来表达,具体的文字说得清,可是至少在前面的阐述中,我们得到,那一定是个平衡度。人终要实现价值,得到了就要回报,努力了就要得到,世间的事,往往都是在无限的循环当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一生的幸福的体验,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