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的女儿问他的20个问题里面,有一个问题涉及如何理解幸福,马克思的回答是:“对幸福的理解是斗争,对不幸的理解是屈服。”不为自己的不幸而抗争是真正的不幸,长此以往,这样的人将离幸福越来越远。
马克思和三个女儿(左恩格斯)
可以说不论是什么样的处境,人们都是一直在追求幸福的。既然有幸福当然会有不幸,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不幸,如何在幸与不幸中找到真正生命的意义呢?
幸福的意义
古希腊神话著名人物——西西弗斯,因为被认为诡计多端,神要惩罚他,让他将一块巨石推往陡峭的山顶,这个工作的繁重不在于石头的巨大与山坡的陡峭,而在于每当他把石头推向山顶,石头都会再次的滚落。推石头上山顶对于西西弗斯来说,就是一场苦役。但是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但是西西弗斯没有放弃,因为放弃才是真正的失去了生活的意义。西西弗斯大概希望将石头推向山顶,石头不再滚落,那一刻,生命因而得到永恒。永远不放弃,永远体味着生活的意义。永远思考,破解人在生活世界苦恼。明天石头会滚落吗?我们不知道。因为畅想明天的美好,而又不知道明天是否一定会美好,所以我们去思考命运。《左传》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乃所谓命也。孔子要人们知命,避免怨天尤人;孟子要人们立命,活出生命尊严。当灾难,困难降临,我们显然不能逃避退缩。清醒地面对,为自己生命的意义而继续奋斗。
西西弗斯
马克思为了使大多数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多次放弃了生活可能富庶的机会,而经常在生活的困窘中遭到折磨。马克思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努力,他以生命的方式抗争,这种抗争因生命而永恒。他无怨无悔,因为感到了人生的幸福。
马克思
对于幸福的理解是斗争,对于不幸的理解是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