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节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看标题,提问题:
什么是惰性思维?延迟满足和它又有什么矛盾?
阅读中,牵出问题:
作者讲到一个例子:一边散步一边让这个人心算23*78等于几,这个时候他肯定会停下脚步。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保持连贯的思维或时不时积极思考都需要自我控制力。当然,不是所有的慢思考都必须要集中精力、认真计算的。这让我想到自己早起去楼下健步走,我通常一边慢跑步一边听书听课,而这样的状态是不是就让大脑一直在切换任务呢?其实在工作的是系统1,而我并没有特别深入地去听书联想思考?所以,其实应该专注在书桌前听书,思考并打开电脑做笔记;如果在户外,我们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反而听书只能获取只言片语,听完还很容易就忘记。
不是很肯定这个结论,所以继续阅读看看,作者有没有给我们答案指引。
我自己思考了一个答案:看你听书听课的目的。
如果我听书,只为了让耳朵不寂寞,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一些概念,就如同彭小六《洋葱阅读法》里说的通过这些碎片化时间去寻找和学习的正是核心概念,学习到之后再进行组合就可以了。那我可能会需要多听几遍,或者在停地过程中突然get到了某个以前想不明白的问题,这就好了,就有作用了。
如果我听书听课,是为了掌握里面的内容,并列出实践清单,那我一定要好好坐在书桌前做笔记,这才能让效用最大化。
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而此时这件事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是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这种现象被命名为自我损耗(ego depletion)
在工作中我偶尔会因为银行系统的更新,或者一些疑难杂症的业务,在柜台玻璃外步步紧逼的客户,如此逼迫的一个状态下去挑战新的业务,大脑的排斥在肢体语言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抗拒、紧锁眉头,迫切需要寻求帮助等等。这个过程原来就叫【自我损耗】。
但是当我一步步去完成它后,结束了我松了一口气,我感觉自己都想哼着歌了~于是接下来我可能会去吃点甜点让自己开心一下,我可能不会约束自己晚上的饮食,甚至想庆祝一下自己的进步又get到了新技能!
记录一下本书反复出现的主题:很多人过于自信,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
如果之后需要写有关话题可以引用这本书的内容。
用“懒惰”来形容这些年轻人的自我检测及其系统2似乎有些刻薄,却并非不公平。避免思维上懒惰的人可以被叫做“勤快人”。他们更机警,思维更活跃,不会满足于貌似正确的答案,对自己的直觉也常持怀疑态度。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认为他们更理性。
“勤快人”更理性。于是我思考牵出问题:是不是人与人之间分为偏理性或者偏感性,就能够区分他们的脑袋瓜哪个更勤快?而更理性的人是不是思考得更多?
比如问大家一个问题“1+1=?”,系统1会快速回答等于2,或者说偏感性的人脱口而出就是“2”;而更理性的‘勤快人“ 会不会想得更多,他们不会认为这只是一道常规的计算题,而是背后隐藏着什么,他们需要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但如果问题其实就是那么简单,那么更理性的”勤快人”是不是反而误了系统1的事儿?
系统1是冲动、凭直觉的;而系统2则具备推理能力,它很谨慎,但对一些人而言,这个系统也是懒惰的。我们从不同人的不同特点中发现了相关性:有些人倾向于系统2,而有些人则更接近于系统1。这个简单的测试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惰性思考的特点。
这段话解答了我上面的一些困惑,也许可以先归结为各有春秋。
我的阅读方式是一边翻书,一边打开微信读书,遇到被人标注的内容恰好是我兴趣的我会看一下大家发表的评论,其实特别有趣。
比如Star-Ym说:其实,我并不知道密歇根和底特律的关系,也不知道底特律犯罪率很高。所以【我没有一个预知的答案】所以我就会老老实实去查,所以不至于犯错?
对啊,我对于自己不知道的答案我不会轻易回答也不会去动脑思考因为我知道自己根本不清楚,所以我就去百度一下我可以获得答案,也不会犯错。这种情况在这个信息快速获取的时代特别普遍,所以这是不是也会改变系统1和系统2最后谁主导谁获胜呢?
还有一位大齐特别有趣,他说:十二三岁心流心态是拿着小说蹲在厕所拉屎,一拉几个小时,绝大数都是拉到自己靠手扶着墙爬起来,原来我怀念的不是那时候读书的感觉,而是那时候全身心的投入感。
我也是特别享受心流过程的,阅读过程是如此,写笔记的时候,写下一些话码字啪啪地响,忘却身边忘却时间。这也是我在想的其实阅读一定要收获点什么吗?它本身那种心流过程不就是很大的收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