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问题日益增多,让身为家长的我们苦不堪言又倍感无助,其实孩子也一样,只不过孩子不善言辞,而是通过各种不良言行表现出来,这些不良言行又引起父母的不满,亲子矛盾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甚至彼此伤害。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我总结孩子常见的不良言行有以下几点。
一、孩子的常见的不良表现
1、脾气差、出言不逊,顶撞父母。有一些孩子会表现出这种情况,说不得,骂不得,说她一句,她顶你十句,而且态度倔强、刚烈。父母认为他们很不受教,表示很心累,这么小就这样,将来怎么得了,所以既生气又担忧。
2、学习不上心。这些孩子经常被老师投诉:学习不专心,上课跟别人说话,搞小动作,自己不学还影响别人学习。在家写作业一样不专心,东摸摸西碰碰,做个作业要很长时间,甚至不完成作业、不交作业。又或者遇到问题时,自己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总要向父母提问,这对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父母很生气也很无奈,关于辅导作业的战争常常上演。
3、不良的行为习惯。有些孩子回家把书包一扔就打开电视,专注地痴迷地看,周末就更是吵着闹着要玩手机,高年级的孩子甚至一天到晚都围着手机转。而对于有益的活动,如走进自然、阅读与玩乐是比较少的,更别说做家务活了。
二、原因分析
通过家长学校课堂的学习,我在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虽然我的孩子出现得挺少,但起码听得挺多)?每个刚出生的孩子都带着父母满满的爱与殷切的希望,他们如白纸一样纯净,为什么长大后会千差万别呢?下面我将尝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1、顶撞父母,那是在捍卫自主权。我们都得意识到,我们与孩子不管在身体上、知识上、经验上、权威上都不是平等的,孩子的感受就会更明显。当我们不是动之以情地引导,而是粗暴地责骂时,人的直接反映就会要反抗,孩子不敢打父母,就会用“顶嘴”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尊严与自主权,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这种需求会更明显。
2、学习不上心,那是缺乏爱的动力。孩子不爱学习,上课不专心,作业磨蹭、应付、字迹潦草,总要父母辅导,甚至不交作业。这种种问题,除了每个孩子生理上的个性差异、发展不平衡外,主要还在于孩子缺乏亲密的深入的爱,特别是来自父母的爱。因为缺乏爱,孩子内心就会不安定、患得患失、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保持沉浸的状态,而是通过总是“叫妈妈,寻求帮助”来引起父母的关注,来呼唤爱的给予。大人都尚且如此,更何况小孩呢?
3、不良行为习惯,也是缺爱的衍生品。孩子不能沉浸地阅读,不能专注地写作业,一方面受环境、习惯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爱的缺乏。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父母情感关注的吸引力远远高于对手机的吸引力。所以,如果父母能好好陪伴孩子,给予充分的爱,孩子是不会沉迷手机等游戏的。
三、高质量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对于孩子,我们父母是地,给予大地的安全与厚重;我们父母是天,给他们抵挡暴风骤雨的袭击。我们是朋友,困难时给予鼓励;我们是玩伴,陪孩子天真地玩耍。孩子们正是在我们真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在我们真爱的付出中学会信任与体贴,这样的关系本身就是教育的结果,又作为原因,引起一系列其他的良好连锁反应,比如更有礼貌了、更专注了、更爱做家务了。
四、如何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1、每天拥有一段固定的特别时光。我和孩子每天中午都拥有一段特别时光,就在我洗好碗的时候,我一说,“开启我们的特别时光咯”,孩子就会迅速快乐地投入到我的怀抱,哪怕正在阅读她称为“绝了的”书时。在这段时光里,没有教训,哪怕是含沙射影的教育,没有要求,只有快乐地相伴,我们“歪腻”在一起,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有一段没一段地聊天,分享她的快乐与苦恼,又或者给孩子读她喜欢的书,等等。这样下来,我对孩子就没有爱的缺失的愧疚感,出远门几天不见面,孩子也能独立快乐地学习与生活。孩子自己也会觉得满足,认为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父母是爱她的。
2、蹲下来,让孩子把话说完。因为我们家长在孩子面前是很高的,他们看不到我们看到的世界,看不到我们的表情传递出来的心情,这无形中就制造了不舒适感。所以,我们只需要尽量与孩子站在差不多的高度对话,特别孩子小的时候,要蹲下来说话,四目对望,耐心地不打断地让孩子把话说完,让不善于表达的孩子表现他们的情感。这样的尊重与爱,看在孩子眼里,感受到心里。亲密的信任的关系自然可以建立,我们的教导孩子会更愿意接受。
3、不急躁,一起做。我们都知道阅读与家务活对孩子的学习与性格都有很好的影响,当孩子一直在这方面没有好的表现时,作为父母的我们会焦虑,会想学习不好将来就业怎么办?不做家务将来没有责任感怎么办?除了担心,我们更要理智地认识到:养成多长时间的不良习惯就要花多长的时间养成好习惯。所以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我们不能急躁,要有耐心,我们可以一起阅读,一起做家务。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言行举止才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此为家长学校课堂的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