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其实应该是工具,是渠道,是提供方式方法让我们去捕捉世界的变化。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让媒介伴随的人或事物过多的介入了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因为不能保持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不强,从而容易麻木也容易盲目。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热门话题的出现,人们需要渠道表达,所以各种观点铺天盖地袭来。很多时候盲目跟风,麻木从众,也许是因为我们需要安全感又或者换句话说存在感,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身边的人似乎都在高谈阔论,所以要想融入大众,必须得选边站。或者说别人保持一致,这样才不至于显得突兀。我觉得学长情绪这个词用的很好,情绪很容易影响我们的判断力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在吸入观点的时候,我们都该留时间给自己思考几秒,有时候打胡乱说不如保持沉默。
再说到,知识付费时代,各种各样的资源铺天盖地袭来,如何权衡取舍,如何做到选择即负责,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举个例子说,家长焦虑和比较催生了教育行业的发展,同样,社会压力,各种信息的摄入,各种焦虑感,各种优秀势力给的压迫感催生了知识付费。我们大多数时候其实看到的东西很片面,但我们往往习惯性以偏概全,而且擅长自我带入。比如说,标题党,励志人物,成功故事,我们都觉得,好像自己也许也可以。但其实我们没有看到别人背后的努力,我们习惯性提取别人的观点,但没有看到别人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大多数时候只看表面的东西,而不愿意深究其背后隐藏的可能需要花费我们精力去研究的东西,因为人都有惰性,不愿意去思考,我们的求知欲只停留在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为什么会发生。
所以总得来说,我觉得,如何能够多渠道获取信息,如何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如何能够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首先还是得多摄入,然后再去繁从简。先瞎折腾多了解,然后选合适的,敢于放弃本不需要的或者不合适的。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其次,我们必须擅长于留时间给自己思考,无论什么事情,或者事件,获得新知识的第一时间不要立刻想着反馈,先在心里想两秒,所谓三思而后行。最后一点,我觉得最重要的其实是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思考能力,敏锐的洞察力,果敢的判断力。当然这些能力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究学习。
最后又回到那句话,我们需要寻得所爱,所爱之事,所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