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货的初衷当然是想捡漏,捡漏这个词,对于每一个淘货的人都具备强大的吸引力,这个是不分行业的,哪怕是其他行业也是如此。本质上是用低于市场价去获取市场基本价及以上的物品,当这个交易过程产生的时候,就出现了捡漏的这个词,在文玩行业和珠宝行业,由于欣赏眼光的不同,以及对质量的理解不同,所以会出现每个人的眼光都不一样,看到的价值自然也不相同。当然,在平时情况下,眼光的差距是比较小的,所以捡漏的可能性不大,小漏或许会有,大漏真不常见。也就是小漏看运,大漏看命。能值1000的东西,你花800块钱买了,这是小漏,大漏就不用我再解释了吧?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的确会出现价值偏差巨大的一些东西,这种东西不是常有的,一个是需要运气,另外一个也是需要眼光。这里分享两个真实的故事给大家听
一位老前辈在八九年前遇到了两条手镯,两个手镯一个开价20万,一个开价90万,这两个手镯都很漂亮,但是当他比较起来的时候,发现20万的这个手镯反而质量更高一点,而卖货的是老板聘请的小妹,这个小妹呢是初出茅庐,本质上是不太懂货的,她是根据货架的摆放位置来记价格的,恰巧这一次由于之前有客人看货,匆忙间这两条手镯的位置就放反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开成了相反的价格,而这位老前辈就不动声色的把20万这条手镯买走了,这个情况简直就是捡大漏了,小妹那肯定是非常伤心,老板也是很无奈,毕竟一个上班的小妹能有多少钱呢?她也赔不起,当时的那个年代,玩好货的圈子本来就不大,稍微那么一打听,自然就打听到了,于是这位老板就搬着礼物去到了这位前辈的家里,语气也是非常客气,过程就不再多说,最终是花了50多又把这条手镯买回来了,也算是减少了损失,毕竟这个错误并不在客户这里。或许有的人会说人家卖错了,就应该归还给人家,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当你淘货买高的时候,是不是也能退给他呢?双方既然都认可的事情,这其实就是一个契约的形成了,这个行业就是如此。估计很多人会接受不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吧!那么如果换作你是这个老板,你会如何解决呢?这里说的就是特定的情况,俗称就是开错价了,这种情况还是很少的,但的确存在。
如果说刚刚那个故事是一种偶然,那么我们接下来看第二个故事
朋友小a有一次淘到了一块儿三彩的料子,早些年三彩的料子相对还多一点,也并不是非常难以见到的东西,他淘到这一件,花了8000多,在当时刚刚起步做这个行业里,价值已经算是不少的了,毕竟那个时候钱还是非常值钱的,这个东西看起来很漂亮,大家都喜欢,唯一就是价格的问题了,淘到的货自然是想要卖出去,奈何一直没有人给到能赚钱的价格,这样的东西肯定是不愁卖的,但没遇到那个客人之前也是有点惆怅啊,就在这时,旁边摊位的一位前辈看上了这一块,他是知道成本价格的,但因为大家距离这么近,也的确是不好意思张口,看到过了这么些天这个东西还没卖掉,于是就说要不然卖给他得了,大家都比较熟悉,朋友也不好意思说价格,于是就让前辈看着给,前辈做这个做了很多年,眼光的自然是极好的,就给了他12000,这个价格说实话是非常高的,毕竟是一半的利润,如果让他自己卖,可能给到九千或者一万,肯定就卖掉了。但是在给钱的时候前辈告诉他说这个东西,现在我帮你收了,后期我如果卖了高价,你不能眼热乱说,同样的哪怕后期这个东西我亏本了,我也不会提。这个道理简单明了,双方自然是愉快的同意了。其实本质上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关系,但是因为是比较熟悉的人,这个关系就不好处理,相信这也是他给这么高价的原因吧。这一点我是非常佩服的,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东西被卖掉了,卖了三万多,原因是因为那段时间市场上的三彩料突然间一下子减少了许多,价格一直在持续走高。而在现在看来,那件东西可能十万也买不到了,这一点都不夸张,三彩料现在的确是特别少。这个事情大家又怎么看呢?可能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价格都是被炒高的,那么生活中其他东西何尝不是如此呢?说个最平常的房子,又成为了多少人不可逾越的鸿沟呢?这里其实说的是一个眼光的问题。
淘货的运气和眼光都非常重要,另外一点还需要有恒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淘货人需要做的是每天在市场上不停的兜兜转转,还要掌握好出货的时机,有的时候去的晚一点,新货直接就被别人挑走了,哪还有你的什么事,也有可能你一天跑了几万步,一件货也没有遇到合适的,也是稀松平常。长年累月下来,这个运动的数据可以想象,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淘货的人大多穿的都非常宽松的原因,夏天很多都是穿一个大裤衩,踩一个拖鞋,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其实不然。行情火热的时候,每一家出新货的摊位都能够被围的水泄不通,没有经历过的朋友,可能会想不明白,拿着钱花不出去的那种无奈。因为你花的钱需要花的有价值,可不是说乱买就可以的,最起码要自己能够认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