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分享第658天 20181225
今天学习一篇课文《真实的高度》。文章写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发表自己文章,不依赖父亲的名声,终于通过不懈的努力,让《茶花女》成为传世佳作。
作为老师,如何陪伴孩子去达到它成长中真实的高度呢?
上午第一节检查作业时发现子硕把昨天晚上的摘抄没有写在规定的日记本儿上,只是三两行,也太偷工减料啦。按照规定,昨天晚上写一段,那么今天他要再重新补出来一篇。这件事让他很不舒服,他感觉很委屈,眼泪止不住的流,好像还有怨气。
我走到他面前,弯着腰问他昨天晚上布置作业的时候,有没有把额外要求记下来呢?在得到否定之后,我又接着问他是按你写的作业还是其他同学写作业去完成呐?简单的两个问句就把这个孩子的心结打开。我特别自豪的是,我又追加一句:“你感觉老师罚你的是你这个人,还是你出现的行为?”他毫不犹豫的说是我的行为。
当这个孩子真正理解到他只是行为错了儿,不是针对他个人的时候,他的情绪就放开了,渐渐平静的他马上着手准备写起作业来。
真实情况是他的昨天作业真的没有按照要求写。他看到这种真实之后,对接下来的行为就会做调整,对他来说就是可贵的高度吧。我想有这种认识的他在下一次记作业的时候就要把它记清,在写作业的时候就不敢少写了。
写这段话的孩子讲小马。他的字体可见一斑。再从四楼到一楼下楼途中,他总是胳膊夹着楼梯扶手,脚轻轻点一下地面滑下去。虽被路队长多次禁止,可就是不改这样的下楼方式。今天小路队长终于忍无可忍,把这件事告诉了我。
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无话可说。我很快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是不能打开孩子的嘴巴的。我就改变了一个方向。“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感觉它和普通的下楼不一样,你体会到什么样的乐趣呢?”于是这个孩子就在纸上写这样下楼令他感到很省力很快乐。
“是每次下楼都体验到这样的快乐吗?”“不是,有一次我的胳膊肘没有夹紧,差一点儿掉地上。还有一次我滑的速度太快,收不住脚,差一点儿撞着墙上……”
“你感觉路队长不让你这样划着下楼有道理吗?”
就这样轻轻一问,孩子就意识到他虽然体会到了快乐,但是这种快乐也可能会付出不安全的代价。游戏在好玩,也不能以身体作为代价。
在陪伴小马的过程中,我带领他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也就是存在的真实。当他看到这部分存在的时候,我想他就调整接下来的行动了。
检查读书情况,小林这个孩子把“不轻易”三个字读成三次停顿,显然昨天晚上作业朗读课文五遍,他没有做到认真。
我当众否认了他的签字有问题,他显得很生气,大声说:“没问题,我的确读了!”我让他下课到办公室给家长打电话确认,中午就不再罚他重新读十遍了。
下课之后,这个孩子就跟着我到了办公室打了电话。结果呢?妈妈昨天晚上根本没有给他的读书签什么字,妈妈就不知道昨天晚上读的什么内容!
第三节课是美术课。我让这个孩子把昨天晚上的读书情况写写。他在书写中说字是姐姐签的。
显然他又在说谎。说谎就说谎吧。老师有时候还要装一装糊涂。毕竟这个孩子已经十岁,她有他必须要维护的尊严。但通过书写和打电话这件事,我想孩子的内心一定会对昨天的事儿再次反思。
因为无论他说什么写什么都不重要,他的内心一定有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重要的是通过他今天的所作所为,来应对内心真实的声音。让这个孩子去比对、反思、调整。这也许是我看不见的真实带给他的真实的冲击,这也许就是非常难得的真实陪伴出来的高度吧。
在检查读书的反馈环节,褚恩因为读的不通畅,接受了自己没有好好读书的判断,正在用自己的行为去弥补昨天的解决。从他安静的读书样子,我知道他能够真实的接纳自己的缺点。对他来说有错就改就是一种真实的高度。
美术课上,孩子们做的手工。下课他们给了我,虽然我一再推辞让他们送给自己的父母。
各位朋友,您从孩子捏的每一个部位,从它们的搭配比例和颜色上,有没有看出孩子真实的灵性和表达对我的真实的爱吗?
每天对我和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真实的陪伴,在用心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作为老师也在不断的提升陪伴真实的高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