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典故——七擒孟获(第二擒)

        大家好,今天我将讲解三国演义中的典故——七擒孟获的第二擒。

        这篇故事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认识到蜀国的强大并且加入蜀国的故事。

七擒孟获: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故事背景

      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促。诸葛亮答应她要好好辅助太子刘禅管理好国家。

        而刘禅无能,诸葛亮只好亲自去处理蜀国政事,慢慢的蜀国变得富裕强大,可是南方有一个叫做孟获的首领,时不时就造反在蜀国的边境宣战。

        诸葛亮为了国家安危,决定亲自带兵讨伐孟获。第一次对决,孟获亲自带着蛮兵出来应战,很快便被诸葛亮计谋和包围战术击败,虽然诸葛亮放了他,但是孟获这人不思进取,虽然有勇成为蛮王,但是无谋。

二擒二纵

      在第一次被孟获抓住后,也学乖开始夹起尾巴,并没有向第一次一样,带兵出战。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在第一次被擒时,诸葛亮找过孟获的副将,并使出离间计。

      透露消息说孟获将此次叛乱的罪名都安在他的头上。副将听了十分不解,连连喊冤,接着诸葛亮将他也放会去。

        果然,副将回营后,心里一直愤愤不平。不久,他便邀请孟获请入自己的帐内,将孟获捆绑后送至汉营。诸葛亮不用一兵一卒又擒获了孟获,被抓后孟获还是不服气,诸葛亮也不勉强他,又将他放回去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