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以至千里
是时候问问自己,当浪潮褪去,你还是不是那个光鲜亮丽的自己?
昨天面试的时候,和候选人聊到管理的话题,对方转述的他以前的一个领导的观点,让我很受触动。原话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剥离了他当前所在的平台,去掉他所拥有的职位的加成,仍能具有影响力,才能称之为一个有管理能量的人。
因为一些原因,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个人能力和价值,脑海中就浮现出了昨天的对话。类比过来就是,如果剥离现在所在的平台,不提曾经的职业经历,也不提现在的职位,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自己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或者个人魅力来影响他人?
我相信,这个问题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但对大多数人而言,直击灵魂。因为在一个环境中工作的久了的人,往往容易忽略掉自身和环境的界限。
当然,对一个真实的个体而言,人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平台的光环,曾经的辉煌,权利的加成都是构成个人综合能力的一部分,如果要抛开这些来谈能力,那就是耍流氓。但对于大多数而言,外在的环境太过脆弱,风雨袭来时,太容易被打落尘埃。
这里我只想说说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个人而言的正面启示。
第一,专业能力是职场人的最大倚仗。以技术团队为例,如果管理者本身就是团队里面技术能力最好的那一个,那么无形中在很多很多事情上已经拥有话语权。我在的单位,虽然有很多管理人员并非团队里技术最牛的人,但是至少也是资深从业人员。就算有一两个例外情况,专业背景也往往决定了他们的职业天花板。
第二,通用素质是职场人个人实力的放大器。以表达为例,很多IT大厂找工程师都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不能正常沟通交流,能不能当众发言,能不能进行演讲,不同级别的沟通表达能力搭配相同的专业能力,完全可以把同一个人送到差距巨大的岗位上。一个懂技术,高情商,会说话会演讲的员工,只要脑子没问题,提管理是很容易的事情。
第三,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或者权利,多去想想什么才是你最大的倚仗。专业能力还是个人魅力?如果都不是,只是恰好因为潮水涨上来了,行业起风了,组织正好遇到发展期了,那么我们都该从虚幻的自我安慰中惊醒。不要等到潮水褪去才知道自己是在裸泳。
对我而言,来简书锻炼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弥补短板的方式。在沟通表达上面如果能再进一步,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更加自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自己提升个人的影响力,发展领导力。除去主要工作业务,这目前是我最关注的事情。
如果你也在上班,不妨问问自己这个问题。直面心扉要好过浑浑噩噩。如果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就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