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网站和微信群,经常看到这样的困惑:
这一年下来阅读了不少书,不同领域的加起来有50多本。阅读过程中遇到几个问题。 看过之后只是简单的吸收,用自己打方式理解了,仅此而已。尤其是各领域的书混合阅读,更是如此。本根对自己过去的思考没有任何改变,如同大家在聊八卦,小说一样,所说的内容都知道,但就是无法解读出背后的机制和原理。好像这一年的阅读一点用都没有。 如何解决?有没有好的建议啊?
或者是下面的感慨:
我在校园里学习的知识时,会在期末时进行一场考试,测试一下你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这时候需要你对知识有举一反三的能力,经过一些题型的训练,你会对这个知识掌握的更加透彻。平常的课后题的也是这样,通过知识的变体,进行提问,让你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东西还能这样用。这时候,你对知识的理解变得十分透彻。
离开学校之后,我们学习知识的方式逐渐变成了网页,博客等。在尝试理解一下知识之后,没有进行举一反三的过程,可能有的知识很难进行训练,但更多的是懒于去举一反三,会觉得自己时间不够,没有时间去思考知识的其他应用场景,这时候你自以为觉得自己掌握了这个知识,半个月之后就会有所遗忘,我们常常陷于假明白的状态,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并不是。下一次还得翻回来再看一遍,有时候,就再也找不到了。
从中能感受到对于知识的那种焦虑,就像太久没剪的头发,乱糟糟的,需要打理。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学习资料太丰富。近两年又流行知识付费的概念,内容创业者如过江之鲫。主流的比如得到专栏、知乎 Live 、喜马拉雅、豆瓣时间、分答社区、知识星球外加公众号这处群魔乱舞韭菜丛生之地。
作为想学知识的人,究竟该为什么样的知识付费呢?
好奇心?还是智商税?
有些人说,我订阅那么多专栏,为的是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一旦体系构建起来,解决问题就简单了。 想法挺好,但我觉得吧,能把体系构建起来的,都不是一般人。
比如查理芒格。他讲多学科思维框架,总结了 200 个思维模型。有人就希望把这些模型整理出来,熟读理解,然后变得和芒格一样成功。
可能吗?
傻子都知道不可能。
人家总结这些模型花了 60 年,你用几个月时间消化了?如果这么做,这些只能成为你的「司机知识」,你只是知道,无法形成时间的复利效应。文章开头的第一个人便是如此,这一年他读了不少书,年末一回顾,觉得自己没有因此改变什么。
问题在哪?
多年的学校教育带给我们一个认知误区。
读书=知识。
把书读一遍,然后把考卷上的空都填对了。我们就以为自己掌握了一门知识。
要我说,考试更像是一场智力游戏。
读书≠知识。
你一年读 50 本书,不代表你就能多掌握 50 本书的知识。
什么是知识?
考卷上的答案,不是知识。饭桌上的机锋,不是知识。书本上的金句,也不是知识。
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信息,才是知识。
所以我认为学习知识最好的方式,是从具体问题入手。在解决问题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反过来,凭空搭建知识体系,希望以此解决问题。
得到专栏某位作者提过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以前武术流派多,现在散打没什么流派?他的答案是:因为以前交流不充分。信息流通越强越没有流派,打得赢的就是最好的方式。黑猫白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我提的知识观,也属实用主义。
总结一下这种知识观。 知识没有领域之分,只分有用无用。有用无用的标准,看面对的具体问题。不能解决我现在问题的知识,就是无用的,没有学的必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些知识会化为内隐知识。这些是真正的财富,就如芒格的思维模型。财富的沉淀,靠时间的复利效应,一夜暴富终不长久。
当然,我说的只是一种学习知识的方式,并非唯一的方式。
如果你觉得「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更适合自己,收获更大,那也很好。禅宗有顿悟和渐悟之分,每个人根器不一,找到适合自己的知识观,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你采用哪一种知识观。这个时代的人,一定要清楚,书是读不完的。作为学习者,我们应当站在时间源头,去读经典,去了解一个学科的核心术语体系。源头大于碎片。听十本经人咀嚼的畅销书,不若静下心来读一本时间洗炼过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