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木心先生的从前慢,至今读来都有一种触动人心的力量,那种烟火气息,生活的五味,温暖人心,引发内心柔软的共鸣。
可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传统和现代的冲突中,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的邮递方式,该如何对待我们千年以来的传统。
现代信息的发展,人们即时通讯的交流,使得古人想象中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了现实,即便再遥远的距离,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我们能和万里之遥的亲人互通有无,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及时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朋友、家人、上司提出自己的想法,不会因时间的延迟而造成沟通的障碍。这是时代的进步,现代文明的标志。
我们从茹毛饮血逐步发展到现代文明,中间的历程可谓历经波澜,穿插了多少先祖筚路蓝缕的奋斗史。这是不能忘却的历史,没有这一代代的奋斗,哪有今日之中国。
信息的发达,资讯媒体的大量涌现,自媒体的兴起,各种新闻八卦,娱乐节目的出现,我们接受信息的越来越来越多,而无效信息也越来越冗余,这也就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刺激,特别是对传统信息的交流方式带来的冲击,不可小视。传统信件的没落和现代信息的交流模式,矛盾与冲突,已经不可避免。
记得小时候,那时的文艺青年,非常热衷于投稿,先拿出稿纸,非要熬几个通宵,写出洋洋洒洒的文章,工工整整的誊写在信纸上,仔细的叠好、密封、贴上邮票,然后跑到邮局的投递箱,幻想着自己的作品发表在青年文摘或读者上,梦想着有天自己也成为作家。那时的青年,揣着一个大大的梦想,在那方寸的小小信封里,好像那是他的圣母玛利亚,寄托了所有的爱。在寄出信件的那天,又像是那个患得患失的兔子,心里念念不舍着那个月亮,真是既幸福又折磨。
还记得那时候的小伙伴,对着心爱的女孩,羞涩而腼腆。和女孩子说话会脸红,不小心碰到手会跳脚着跑开,那时候的感情,真是朦胧又简单。那时的纸飞机上还会有某某某我爱你;那时候笔友,还叫pen pal,还是单纯的书信间的交流,连对方的名字都不知晓。
那时的天空还很蓝,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小书包,放着几本要带回家的书。那时候的电视,还是黑白色,里面放着还珠格格,有些港台腔;那时的梦小小的,天空大大的;那时候的家乡小小的,外面的世界大大的;那时候的心总是很野,有一种指点江山的领袖风采,梦想着向天再借五百年。那时候,有点苦,有点累,也很无知的幸福着。
书本带来的阅读感,在我看来是电子书所无法取代的。读《论语》、《庄子》必得陪着纸质化的书籍再三精读;看通俗小说倒是没那个感觉,一页的电子书,扫一眼也就几秒钟就翻篇了,可看后再回忆,却记得很少了;读哲学、散文类型,若无纸质书的陪伴,恐怕也会读不下去。读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里面所阐述的这两种阅读方式的大脑运用,我还是有些赞同的。他说:纸质化的阅读带来的是深度的思考,是大脑的主动选择和记忆;而电子阅读,视频的阅读模式,则带有随意性和碎片性,难以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深度的内涵。同样,对于信件来说,我觉得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纸质的信件被遗忘,电子邮箱代替了它,或者说即时通讯的信息流取代了它。
我们是否应该放弃这种纸质的信件交流模式呢?是否应该放弃我这种承载了传统记忆的书信呢?是否应该放弃这种在现在看来既落后又迟缓的交际方式呢?
第一:从经济上来说,应该放弃的,成本太高。所要花费的邮票,纸张,信封都算在一起一封信差不多要两块钱,还要算上写信的时间等附加价值。但是一封邮件,一条微信语音的成本却极为低廉。
第二:从时效性来说,一封信从发出到接收,近一些的也要差不多一个星期,慢一些的要半个月左右。而邮件,语音却可以很快的收到。
第三:从沟通反馈来说,信件收到再到回信,差不多又要花费一个星期,来回就是半个月了,时间消耗长,沟通也不及时。反观邮件和语音,却可以在第一时间互通有无,发现问题并改正。
有上三点,应该是后者更好一些才是,传统的信件已经落后太多了。可我还是觉得信件应该保留,信件所承载的,有些是邮件和语音无法表述的。
不读嵇康的诀别书,我们不知道古人在好友选择背离当初的理想时,那种悲愤和决绝。
不读瞿秋白的信件,我们不会知道这位中国早期的领导人对这片土地爱的那么深沉。
不读林觉民的与妻书,我们无法想象,那曾经的热血青年,在面对国家腐朽,官吏贪污,民众麻木时的悲愤和对挚爱的诀别。不读书信,也许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只是我们凭吊的英灵。读了它我们却发现,他们也曾经和我一样,都是热血的青年,有自己的挚爱、有家人牵挂,可当他们面对积贫羸弱的国家时,他们却选择义无反顾的走向了抗争,走向了死亡。
不读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书信,我们无法想象,在我们看来儒雅英俊的周公,在爱情面前,也曾表现的那么炽热。更不会知道原来爱情不仅仅是爱情,还可以是理想者共同的纽带。
不读赵一曼的书信,我们又怎知她那母性的光辉和对祖国深沉的期盼呢?
古往今来的书信,是那么的厚重和深刻,作为我们,又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信息社会虽然沟通方便了你我他,却远没有书信带来的那种承重感。时间越来越快,我们总是常常感叹,时间都去哪了?然后追求的高效率的交友,工作模式。可交友的高效,真的能带来朋友吗?没有时间的沉淀,没有那种一路偕行的陪伴,真的能带来知心朋友吗?
可在现代化的浪潮下,信件又能支撑多久呢?未来又何去何从呢?时代在发展,信息交流便捷是必然的趋势,已经成为纪念里的信件,又能支撑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