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见他奔走的身影,我都会下意识地忘记他的年岁,但偶尔一想,也会让我惊觉一下,他老人家比我父亲还要大十岁呢。
而我父亲种了一辈子田,在十多年前就被我接到城里来养老了,眼前这位到了望九之年的老人,每天都还要下田。
或许是多年来训练有素,哪怕走在狭窄的田埂上,他的脚步也很有节奏感。他一身轻松,可他身边的人都感到压力山大啊,如果他老人家在田间不小心摔一跤,栽了个大跟头,那可怎么得了啊?
每当有人向他伸出手,他还是那句话,一句不知说了多少年的话:“我还没老啊,我在田埂上走不比你们年轻人慢!”
他从来不愿意别人搀扶他,看那样子还真是没有必要,你眼睁睁地看着,也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耄耋老人,绝不是你仅凭年岁来猜想的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在很多方面他都超越了我们的想象,他也用自己的脚步验证了自己。
在那狭窄的田埂上,他迈出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稳,那健朗的身子骨,健朗的脚步,走得扎扎实实的,甚至可以用矫健来形容。
无论多大的年岁,他都不会失去对自己的人生的掌控力。当我夸奖他身体好,他一点也不谦虚:“在这样稻田里工作,一定能长命百岁!”
他曾说过:“原来我只想搞到八十岁就告老还乡,但现在我要奋斗终生。”他也曾说过,当他成为“90后”的时候,希望亩产突破一千公斤大关,这是中国超级杂交稻的第四期攻关目标,结果比他的预期提前五年就实现了。
从2015年开始,他又向超级杂交稻第五期目标发起了攻关,他这一辈子都在攻关。我时常觉得他仿佛在生命与科学的两极中舞蹈。
一方面,他在向人生或生命的极限挑战。一个人先得有一个好身体,还要有一种好心态,才会有精力,有激情,我觉得这就是袁隆平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一个奔九十的人了,依然保持着异乎寻常的精力和创造的激情。
一方面,他是向科学的极限挑战。这里且不说此前的三系法、两系法杂交水稻走过了多么艰苦卓绝的路。
只说超级杂交稻从第一期到第五期的连续不断攻关,从亩产七百公斤、八百公斤、九百公斤、一千公斤,每一次攻关所达到的目标都是当时的巅峰之作,这也让中国杂交水稻一直保持领先世界的绝对优势。
事实上,他早已不是在向世界挑战,而是一直在向自己挑战。
而对于他,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科学探索没有极限,从不承认终极真理,哪怕像我这种科学的门外汉,也渐渐理解科学之路的漫长,哪怕迈出一小步也是多么艰难,而科学的一小步,往往就是人类的一大步。
一条路在他的脚下延伸着,一个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杂交水稻之父,仿佛一生都在抵达之中。
来源:陈启文《袁隆平的世界》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