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占有教育写作的丰富素材,无外乎三条路径:阅读,实践,观察。从我的教育写作体验而言,相当数量的写作灵感来自阅读,相当数量的论据材料也来自阅读。一个人的自身实践固然很重要,但这样的实践与亿万人千百年的实践相比,实在渺小至极。阅读的价值,就是将亿万人千百年来的实践经验或教训,移植为阅读者个体的经验或教训。
>> 教育写作者的观察,不是收获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透过表象寻找本原,从微观中发现宏观,从具体中提炼抽象。观察一朵花,要看出这朵花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关联;观察一节课,要品出这节课与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在逻辑。
>> 倘若需要将阅读、实践与观察汇聚成一条信息高速路,则这条路的名字便是思考。阅读而不思考,大脑便只能是储藏室;实践而不思考,行动便低效甚至无效;观察而不思考,外与内便彼此隔断,无限缤纷转瞬即为烟云。只有将三者与思考融为一体,教育写作才始终拥有不竭的源头活水。思考停步,教育写作立刻停步。
>> 需要强调的是,思考并非阅读、实践与观察的终结,而是三者的新起点。建立在阅读、实践与观察基础之上的思考,并非能够明了一切教育问题。相反,很多时候恰恰是形成了新的困惑。如此,便又需要回归到阅读、实践与观察中,需要借助阅读进一步梳理思路、拓宽视野,需要将思考中发现的问题纳入实践中进行验证,需要通过典型案例的观察与研究,在类比或对比中发现规律、寻找方法。
这便形成了一种看似无限循环实则不断提升的专业发展模式。在此模式下,主体的阅读量不断增加,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观察能力不断提升,思考能力不断完善,进入大脑中的写作素材也就日渐丰富,专业写作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