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两则信息,不禁感慨万千。
郑州市金水区某小学五年级的11岁学生唐英(化名),利用课余时间,在动物园附近摆摊卖小鸭子、小兔子、小仓鼠、小鸭子、小鹅等动物,两年时间通过摆摊赚了一万多元了!
他说,有的小鸭子是自己用孵化器孵化的,但孵化需要20多天,经常供不应求,所以也会去进货。趁着顾客扫码付款的时间,唐英还要耐心做好售后服务,“很多人买回去不知道怎么养,就要仔细介绍鸭子的生活习性,比如小鸭子可以吃蒸熟的小米,也可以直接喝生水”。
说到赚了钱有什么计划,唐英说:“赚的钱都交给了妈妈,用来买书和进货。”
小小年纪就知道替父母分担,学习和社会实践两不误,不虚荣,不贪图享受,爱劳动,自立自强,懂得感恩,还培养了财商和各方面的能力。给这个孩子点赞!
给这个孩子的家长点赞!
相反,河南罗山县一个四肢健全、神智清醒的23岁小伙杨锁,竟被自己活活饿死在家中!
造成这个结果就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溺爱,什么事情都给他包办好了,不让他做一点事情,等到孩子长大了,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岂不就是懒死饿死的下场!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是啊,父母真正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我们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就越成功。
记得小学课文《小鹰学飞》中,老鹰尚且知道把小鹰狠心推下悬崖,小鹰才学会了飞翔。
作为家长,要明白孩子并不是自己的私有物品,迟早要走上社会独立生活,那就必须具备独立生活的多种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最基本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工程。让人担心的是现在很多孩子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应有尽有的优厚生活和待遇,有些大学生还让妈妈洗衣服,成了“巨婴”,不能不令人叹息。
那么如何教会孩子独立呢?
首先,从小事做起。不要因为小事情,而不让孩子去做。让他明白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可以尝试从整理床铺到洗衣服、系鞋带等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其次,注重培养面对困难时的勇气。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让他尝试着自己去解决,只有努力的去挑战,才能收获成功时的喜悦,千万不要包办。
第三,学会管理时间。一旦孩子对时间没有概念的话,就容易造成孩子懒散行为习惯。我们家长从小就应该让孩子的事情有时间规划,让他对自己设立的目标,有计划性地去完成,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
总之,以上两个对比鲜明的案例告诉我们,父母切记不能过度溺爱,只有培养孩子自立自强,才能够让他更好地面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