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共读(Day-3)-吴建杰

一、前言

这篇文章是6月24号《思考,快与慢》第三天共读内容的一个总结。

今天是7月18日,昨天计划完成3篇总结,实际只完成了一篇,主要原因是这一篇又将录音听了一遍,然后提到的额外的知识也进行了梳理,造成超时。

并且,昨天写完后,真的就写不下去了,然后下载了永澄老师提到的电影《西部世界》(电影版没找到下载版,找到了剧集版的),然后看了3集,看完后都半夜12点了。

今天计划要完成第三次共读总结。

今天的1篇内容完成后,还剩余13天的内容要补。

不要着急,降低速度,用永澄老师的RSQC模型:范围、进度、质量、成本,我更关注质量,所以慢就不是需要纠结的地方了。

二、正文

1、回顾主动阅读要做的四件事情。

2、永澄老师检视阅读的方法

3、判断和决策意味着什么

4、如果看完这本书,接下来学什么?


三、体会及后续安排

1、四个问题的回答:

1)今天的内容讲什么?

今天讲了序言的检视阅读。永澄老师用自己的例子给我带来了检视阅读的心理表征。

2)今天讲的内容如何构成的?

首先回顾了昨天的日更;

然后提出了今天的目标;

接着演示了如何对序言进行检视阅读;

继续对“关于判断和决策的有趣研究部分”进行了检视阅读;

随后说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最后布置了作业同时进行了答疑。

3)今天老师讲的对不对?

先全盘接收老师的思路。

有一个问题:昨天讲的检视阅读没有提到对书中内容的检视阅读,最多也就是对目录何和序言进行阅读,书中的正文不需要浏览一遍吗?

4)今天讲的和我有什么关系?

通过永澄老师的演示,明白了检视阅读的具体方法和心理表征。后续进行检视阅读时使用永澄老师用到的方法。


2、后续安排

自己检视阅读台版的序言,同时尝试检视阅读英文版的序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