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中国有几个很怪的现象,在外国人都是觉得无法理解的。但我们自己中国人就习以为常。反倒觉得如果你不是这样想是无法融入这个社会的。
1.工薪阶层愿意穷尽一生积蓄买房买车
无论是刚刚毕业出来工作,还是工作了好几年的职场老手。很多人的工作目的都是为了挣钱买车买房。仿佛大家都达成了一个社会共识,有车有房就等于脱贫奔小康。尤其是结婚,好像房子就必须要是标配。自己给不起首付那就父母给,如果买不起房这婚也没法成。所以近年会有人开玩笑说"中国的房价都是丈母娘拉高的。"听爷爷奶奶这辈人说,以前的人很简单,要买房都是存了好久的钱全款买。哪有贷款买房这种说法,再者以前的人也不愿欠债。但现在的只要是买房,地产商会提供各种商业贷,公积金贷款等方便快捷的渠道,让大家尽快成为业主。正因为现在置业的渠道方便快捷,加上人们安全感的需求和炒房热潮,导致房价持续飙升。所以就导致了如今的社会现象:工薪阶级想尽办法去贷款买房,因为惧怕现在不买过段时间房价再涨压力就更大了。其实大家细想一下,正值壮年的你为了供房把生活质量降低几十年,等到房子供完了,回头看看,年几十年的光景都过着怎样的生活?那几十年换来的只不过是一套房子而已,但你却过了几十年节衣缩食的日子。
2.一生只为医院打工
我有个外国朋友说过一个很讽刺的话“我觉得中国人很奇怪,一辈子都在为医院打工。”这句话其实说得一点都没错。有数据统计,人在离开这个世界上最后那段日子会花掉一生中40%的积蓄。当人躺在病床上就是一个不断烧钱的过程,看着一个个无能为力手足无措的家庭真让人痛心疾首。病人不忍心因为自己一个人拖垮几个家庭,家里人想尽办法筹集资金。像我们父母这一辈,贵一点的米都舍不得买,剩下的一分一毫只是为了退休后能过得好一点。倘若噩耗降临,这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那点小钱都尽归医院。这到底是医疗福利保障跟不上,还是药费的普遍偏高,超过普通老百姓承受的范围?再说,中国的医疗保险需要持续买二十年几年才能终身享受医疗报销,很多人工作都是为了单位能帮买个职工社保。但现实是企业给你们提供这些福利待遇,肯定不是无偿的。为保饭碗不断地被压榨,不断地让你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每当我看到类似于"我攒够了买房的钱,却住进了ICU","我28岁,月薪10万,癌症晚期"诸如此类的文章我都痛心疾首。我们不是在变相地为医院打工吗?
3.一边追求着男女平等,一边却在默许着性别歧视
在南方很多地区是非常地重男轻女,甚至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女性基本上没有什么地位。尤其家里财产分配女孩是一分钱也拿不到的。其实这对女性是极为不公平的存在。这种重男轻女的陋习,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是因为以前是男权社会,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其实目的就是从文化上去剥夺女性的认知能力以便于男性更好地驾驭女性。这无非是利己的行为我们就觉得是合理的,所以男性也很少会站在女性的角度去为女性讨公道。反之也是一样的。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男女朋友上街吃饭,逛街买衣服也是默认是男方埋单。原因是因为男性大多为追求者,为显得有风度,慷慨都是男性主动埋单。女性也默认这个行为是合理的,甚至倘若男生要求女生AA制还显得男生没气度,吝啬。难道这不是利己行为驱使的吗?美国是一个推崇AA制的国家,他们的观点非常明确,就是尊重。美国人觉得对方是有能力支付自己那部分钱,而不是需要别人的接济,为对方埋单反倒是看不起别人没有支付一顿饭的能力。
4.将面子看得很重
有句俗话“什么都能丢,就是脸不能丢”我们把脸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个观点其实在过年的时候会非常明显。我有个朋友家里不算富裕,但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他们家的人都特别豪爽。拜神,烧香,大摆宴席,光祭祀用的祭品就花个一两万,做完仪式后会把祭品分给邻居,朋友。压岁钱可更不少,每家每户的孩子每逢过年都是收获几千块的压岁钱。了解后才知道,朋友家乡的平均收入两千不到,压岁钱,祭祀的钱都是平时省吃俭用存起来的,不够的话就是借也要这样搞。拜神也是祈求来年顺风顺水。因为每家每户都是这样的,如果办得不体面脸往哪里搁?面子这件事情难道比生存更重要吗?别人的恭维与奉承都是建立在你慷慨的前提,难道你以为等到有一天你囊中羞涩,别人还会看得起你吗?
其实租赁比购买房子的成本低很多,我们只是跨不过产权归属这个坎。健康的生活并不一定需要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你只需注意饮食,作息规律就可以了。只不过物质生活给我们带来优越感甘愿让我们为了金钱被奴役而已。追求男女平等,我们就追求到底啊,片面的利己是没有说服力的。面子这件事,我们应该有了温饱再去谈,毕竟饿死并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看着生活中有太多难以理解的人与事,我们不敢说,也不敢去质疑。因为大多数人都默认这是合理的,不想被看作是异类,所以慢慢地也被同化了。当你勇敢地站出来不怕承受鄙夷的目光告诉我们,你是这样想的,我相信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