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维成
按语:《源潭区志》《潜山县志》载“张海游击队”文章亦是张维成所写。应本人所邀,张老又重新整理并赋诗一首,并叮嘱我发布。2024年4月22日我用手机拍下图片(同期还有其他诗赋),今抄录公布。张维成生于1926年,故于2025年正月十一日,代发此文亦以此缅怀老先生。
早在一九四五年,张海的家庭惨遭国民党地方反动势力的迫害,房子被烧,母亲烧伤后受惊致死,父亲被抓作人质,原配夫人徐氏被残酷杀害。这样的高压,丝毫动摇不了张海“拿起枪杆子干革命”的雄心壮志。并从此以游击队为家,视队员为亲人,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他领导的这支游击队,士气高昂,政治素质过硬,惯于昼伏夜行,稳、狠、准地打击活动地区内劣迹昭彰的土豪老财以及地方反动派的武装,成为当地威名赫赫的“夜老虎”。这只虎从受命回故乡就地组武装时起,便以故乡的双峰作为“红色起步根据地”,活动于潜山境内山区,取得预期战果。工委书记桂林栖赞赏地写了一首七言诗:
敌进官庄我出山,
夜打青草袭源潭。
枪声牵得猴儿出,
我又进山扩地盘?
血与火的炼狱中生活,阶级觉悟提高了的张海,找到红军游击队的杨其文(杨其文1930年参加红军赤卫队),走上了革命道路。
解放战争开始,皖中的新四军调往苏北,留守大别山区的桂林西、钟大湖、杨震等,组编皖西大队,开展游击战争。一九四五年,张海受命回故乡就地组织武装,以三个人三条破枪开始,发展到二百余人的游击队,被升格为皖西二大队二营六连。
张海游击队并多次与主力部队配合作战:皖西二大队在桐城新安渡俘获国民党中将军衔的怀太师管区司令的战役有他的配合;皖西支队打桐城青草塥有他的配合;打怀宁的三桥、石牌也有他的配合;打故乡的源潭铺更有他的配合。几次战役中发扬了他的战略战术,战绩漂亮,缴获颇丰,受到组织高度的表扬。
面对国民党蒋介石临死挣扎前所谓“大清剿”的战斗,他曾联络几支小型游击队相互配合,斗智斗勇地取得预期胜利。特别是在怀宁高河大洼岭一带,打掉了国民党的“情报网”,挖掉了敌人的耳目,对保护革命根据地起到了相当大的非凡的作用。
一九四九年三月至建国后,先后任潜山余井区、源潭区、黄泥区、梅城区区长,官庄区政委,潜山县民政科科长,副县长,马鞍山市釆石区副区长,市林业局、市劳动局副局长、市总工会副主席,一贯对党忠诚,对工作负责。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一日晨,因遭文化大革命的迫害,含冤离世,终年五十岁。一九七八年,组织上给予昭雪纠错,彻底平反。
张海毁家革命,功勋卓著,遭迫害于马鞍山任上。为笔者第一领导人。
痛赋悼诗一首,诗曰:
挂剑何堪上马鞍,
心香一炷泪双弹。
红羊作劫妖生易,
白水埋冤事太玄。
一死直教关国计,
九州谁不惜华年。
同舟犹忆风和雨,
岂有功臣是内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