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游击队成立前后的潜山革命形势

编者按: 张海游击队是桐怀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武装队伍。尤其在源潭镇及周边,许多前辈投身其中——既有董文枝等有文字记载的烈士,也有管国顺等事迹未见于史册的前辈。他们紧随张海,钻树林、住山洞,成为“钻茅草窠”的英雄;他们昼伏夜出,游击于桐城新安渡,怀宁石牌、三桥等地,并以皖西深山为根据地,活跃于西起余井、北至舒城、南抵长江、东近枞阳的广阔区域。自1942年组建至1949年解放,张海发展了怀宁游击队,其领导的队伍由最初的三人壮大至两百余人。队伍中许多战友在不同战场流血牺牲。源潭解放后,众多游击队员解甲归田,成为默默无闻的农民,如叶树枝、胡应章。

真实的历史没有空白,只是有待搜寻与记录。《源潭红色故事》正致力于搜寻七八十载前那段烽火岁月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因此,在叙述中还原历史背景,是更好地解读源潭英雄先烈事迹的必要前提。

资料来源:《黄柏区志》《中国共产党潜山地方史》等。

1939年冬,新四军四支队工作队员来潜山水贵等地发展共产党地下组织和武装力量。

1941年春,新四军七师挺进团在官庄、后冲发展地下党组织,建立9个支部,2个中心支部,党员200余人。5月,共产党恢复桐、庐、潜、怀中心县委,书记林立。5月,国民党军队300余人,在黄柏游击区搜查屠杀共产党地下党员、革命群众人和共产党人家属。6月,后冲游击队和共产党地下组织,带领百姓上万人,在叶家园踩毁盐仓,将国民党数万斤国防盐分光。

1942年春,杨震率领部队攻打大水乡,活捉乡丁10余人,打死乡丁华永太,其余乡丁经教育后释放。这年春天,共产党成立水贵、后冲两个中心支部,在官庄、孔士、后冲又成立相当于区一级的工委组织。书记杨震。1942年2月,共产党余友江部队与国民党二十四师在水贵乡鸽岭相遇,交火两小时。因力量恋殊,余友江部队有3名战士牺牲,后经卜岭转移。7月,各地先后成立农会。

1943年7月,共产党陈怀民、钟大湖部队,解除龙山乡顽武装。8月,共产党某部派人将国民党县卫队长余正武捕获,在朱家冲将其处决。这一年,黄柏境内发生特大水灾。

1943年10月,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品仙在岳西县汤池畈召开有舒城、桐城、潜山、庐江、岳西、霍山、太湖、宿松、望江、怀宁10个县县长和保安四、七、八、九团以及四十八军、七军团以上军官参加的会议,决定向大别山“进剿”,扬言3个月内“肃清”杨震等大别山区游击队。桐怀潜工委积极采取对策,集中兵力,同时进一步扩大武装地方游击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配合下,先后抗击敌人上百次的进犯,消灭顽军500 余人,缴获枪支300多支,彻底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3个月“清剿”计划。经过一年的战斗,桐潜边区武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达700多人,先后编给了主力沿江团6个连,输送枪支400多支。同时,在源潭小路口发展了韩久易、韩久怀游击队,在官庄发展了张海游击队,在岳西和尚庄发展了吴汉卿游击队。

1944年5月,国民党48军驻岳西,配合县自卫队向黄柏根据他进剿。8月,杨震率领部队攻打国民党黄柏乡公所,处死国民党黄柏乡乡长沈立群、程青帮等人。这一年,共产党皖西区委副书记桂林栖,分区司令员钟大湖、团政委张伟群在官庄、后冲、黄柏一带,领导建立各级农会和政权机关,巩固大别山游击根据地。

1945年5月,国民党48军及自卫队千余兵力清剿境内,拆屋拼村,联保联坐,制造无人区。期间设盘查哨、递步哨,旨在围死、饿死共产党游击队。7月,杨震率部队到孔士处决共产党叛徒田洪元、田洪发,恢复田墩、孔士、后冲3个交通站。9月,钟大湖部队进山后,在后冲西岭将张伟群率领的百名地方干部和武装组织合并,成立共产党皖西工委,决定以桐、潜交界的水贵、后冲一带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10月,桂林栖、杨震率部队在黄柏处决判徒冯洪田、李三姑、葛××。桂林栖派兵处决黄柏中心大组长张丙西、劣绅陈德润、桂河保长程帮青,并烧毁官庄驼岭国民党碉堡。

1946年春,后冲开始土地改革,1947年结束。6月,新四军二师六旅十三团三营的两个连200多人,进驻区北,在水贵与皖西大队会合,编入皖西大队。10月,皖西支队在后冲华春芳屋后草棚里开设缝衣厂,加工成衣给部队。

1947年2月,桂林栖在后冲杨庄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成立共产党潜太、岳北、舒六3个县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