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行动三部曲:记录、排程、执行

100-20#时间管理执行的三个步骤#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人忙碌的一天,早晨被闹钟叫醒,大脑刚刚清醒就开始一天的忙碌,这周要交的报告截止时间要到了、明天还要见一个客户资料还没准备、过两天还有一个讲座ppt还没做、孩子要的玩具还没买......大脑里好多的念头,仿佛都在呼唤你“我很重要先完成我,我更紧急。”你想了想不管了,哪一个紧急就先做哪件,结果一天被事情追着跑。时间的黑洞就是被动的处理紧急事件的集合,而这恰恰就是很多人的生活状态。怎么办呢?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脑的特性:(1)念头无限,如果大脑的念头不被管理,一天可以产生上万个念头;(2)内存有限,能在大脑里留存下来的东西不多,神经元的更新换代速度特别快;(3)容易遗忘;(4)最终念头过多,承受不住,产生焦虑。那怎么办呢?三个步骤记录、排程、执行,帮助我们清空大脑,留出注意力处理更重要的事。

      先来聊聊记录怎么执行,记录有四个原则:一切、快速、手边、可靠。

     (1)一切指的是记录所有引起你关注的事物,包括你想去做的和你需要去做的,大事小事远期的近期的事物都可以,即使一闪而过的想法都要记录,记录的目的是为了清空大脑。

     (2)快速指的是一旦产生新的念头或想法马上记录下来,记录尽可能言简意赅,记录完成后可继续做当下的事,不受影响,此期间不要做任何多余的思考,比如要不要做,资源是否匹配或者什么时间做。

    (3)手边指的是工具可以随手可得,随时可以使用。

    (4)可靠是指工具不会丢失且方便查看和整理。不是所有笔记本都是可靠的,只有专门用于时间管理的本子才可靠,因为随意记录信息散落各处就很难再找到。

       综合以上四点原则,找一个手机上的事件记录app比较靠谱,手机备忘录、1todos、滴答、奇妙清单都可以,记录可以随时随地发生。

       将念头记录完,我们需要对事件进行分类和选择,这个过程就是排程。我们可以根据时间和情景及依据事件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将事情分为四类。1.紧急不重要的事,将这类事删除;2.紧急重要的事马上做;3.不紧急不重要的事删除;4.不紧急重要的事,先缓缓放到其他待定中。我们怎么判断事情的重要性根据这件事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来判断。

       排程完,就赶紧行动,先做紧急重要,再看不紧急重要事件。一句话就是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记录完重要的事不能被拖延,不重要的事可以推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