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号称山水洲城,岳麓山,在这座城市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南北朝时的《南岳记》提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岳麓山由此得名。自古以来就有“岳麓之胜,甲于楚湘”的美誉,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与文化故事。直到今天,岳麓山都是长沙的精华。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岳麓山自然去得不少。那么上岳麓山的路有多少条呢?据本人不完全统计,十几条是有的。许多地方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每条路上风景各有妙处,而有一条路,却每走过一次,都为之震撼,心灵都承受一次洗礼。
这条路是从湖南师范大学校区的二里半上去,二里半这个名称据说来自从河西原来比较繁华的溁湾镇步行到师大老校门刚好2.5公里。抗战时,二里半是国军炮兵的主阵地之一,另外一个炮台在山顶观景台后面的小路过去,曾专程去找过,遗址上留有几块条石。
走进师大校门,绿意葱茏,路边香樟树顶如华盖,春天时,香樟满眼的绿意欲滴,叶芽的幽幽香味沁人心脾。
走过二里半的上坡之后是麓山忠烈祠,全称是第四路军阵亡将士麓山忠烈祠。为纪念抗战中阵亡的第十军湖湘子弟兵将原来的岳王庙改成了麓山忠烈祠。湖中现有岳王亭。祠内有联:“名山有幸埋忠骨,黄土无情化国殇”。
从忠烈祠爬上一百多级陡峭的台阶,顶端是一个五、六米高台,高台上是国民党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的公墓。公墓由纪念碑和忠义观组成,纪念碑约六米高,正面为蒋中正题“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两侧分别镌刻着“精神不死”和“风云长护”。基座是曾任湖南省主席的程潜和张治中的题词。整个山坡气氛凝重苍凉,令人肃然起敬。
走过公墓的甬道,落叶飘飞,一级级的石碑砌成台阶状,每一块石碑上都密密麻麻地刻着抗战中牺牲的战士的名字。许多碑刻为青翠的苔藓所覆盖,有的字迹被风雨剥蚀,依稀难辨。 游人于山间看到这些丰碑墓志,在优美的风景之间直面生死,震撼不已。
抗战时期,长沙是华中战略重镇,当粤汉铁路之要冲,整个14年的抗战史,中日双方军队曾有22次正面战场的殊死交锋,有3次会战直接以“长沙”第一、二、三命名。第三次长沙会战,是被世界公认的由中国军队取得的一场名副其实的胜利,使当时整个太平洋反法西斯战场的低迷士气为之大振,日军共伤亡10.7万人,日本受到沉重的打击,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
“无湘不成军”, 湖南这个近代中国“最有生气之省份”,在民族存亡断续的关头,有210万湖南人应征入伍抗战,总人数仅次于四川。平均每15个湖南人中有1人参军,人均参军数居全国之冠,抗战中牺牲的将士32万人。湖南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中悲壮的一笔。
穿行长沙,从岳麓山往北六十多公里,在长沙县福临铺,有一座影珠山,高耸汨水南岸。漫步山间,在山顶路边的树林中,可以看到有多排用花岗岩堆起的矮石堆,每排延绵有数百米,这是当年长沙会战时的战壕掩体,石块上还可见弹痕。山上还有一道道壕沟,早几年还经常有村民在壕沟里捡到弹壳等物品。园内现存的大量抗战遗址群,提醒着我们当年战争的惨烈,1942年,中日双方军队在此对峙,肉搏、血拼,攻与守,反复“拉锯”,歼灭了有名的“山崎”大队。长沙令日本人震惊了,发出了“欲灭华夏,先平湖南”的感慨。
行走于湖南,从岳麓山到影珠山,再到常德、衡山、雪峰山、芷江……每一寸土地都书写了湖南军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浴血奋战的历史。湖南人、中国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抗日史上可歌可泣的篇章。日寇在湖南举步维艰,最终日寇于1945年8月在芷江签下投降书,抗日战争从此落下帷幕。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近代自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直到抗日战争,无不有湖南人在闪闪发光。湖南人的家国情怀、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融在血液里,刻在骨子里,湖南人用永不服输的霸蛮精神书写了半部近代史。霸蛮不是蛮横,它是内在的执着与坚守,是坚守正义、不屈的气节和信念,是坚持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七百年前,文天祥作了回答,七百年后,湖南的仁人志士、抗日军民作了回答。
今天,昔日炮声隆隆的岳麓山被众多大学环绕,生气勃勃,先烈长眠的岳麓山下英才荟萃,俊采星驰。魏巍岳麓见证了千年古都被烽烟席卷成焦土,见证了这座城市筚路蓝缕,焦土复丰饶,它将继续见证这座城市的变迁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