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2023年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实现起步早、脚步稳,有序有效推动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开花结果,就需要继续吸取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养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大会精神,更加自信满满、干劲十足、凝心聚力将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转变宣讲场地,用好田间院坝大舞台,让土味宣讲在提神增劲中凝聚人心。推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离不开基层广大群众的力量,要采取多形式实现宣讲全覆盖,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农村院落。根据受众的不同结合实际采取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将学习场所从会场转移到田间院坝、群众家门口,通过党员大会、院坝会、田坎会等形式与干部群众进行互动宣讲,运用生动活泼、接地气,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带领群众了解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和成就,并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讲故事、举例子、做对比,将大道理变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理论可亲近、看得见,增进群众理解,确保群众愿意听、有得学,让党的好声音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
转变宣讲语言,结合少数民族地方话,让土语宣讲在感同身受中直抵人心。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在基层农村,很大一部分群众文化水平不高、还有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不懂汉语,如果在宣讲时照本宣科、采取填鸭式的灌输,群众自然是一头雾水一脸茫然,让宣讲效果大打折扣。要立足实际,组织政治素质好、宣讲能力强、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党员领导干部成立双语宣讲队伍,围绕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运用“苗汉”“水汉”等双语方式进行宣讲,与群众议热点、说体会,共话家乡发展、展望乡村振兴,传递发展之音,让群众听得懂、悟得透,让党的好声音入耳入脑入心,切实推动党的好声音在基层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转变宣讲方式,依托文艺表演送下乡,让土方宣讲在耳闻目染中深入人心。党的二十大精神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有短期目标也有长远规划,要让群众短时间内学明白、搞清楚也不现实,这就需要不断创新宣讲形式,激起群众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情和兴趣,在耳闻目染中加深印象。要结合农村群众和少数民族群众喜欢和擅长歌舞的特点,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词、政策要点、身边发展变化、未来展望等内容编入山歌,通过录制音视频,利用广播(喇叭)在广大农村(社区)播放,并组织老党员、寨老在田间、村口传唱,让党的好声音广泛传播。同时,积极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采取歌舞表演、小品、山歌对唱等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文艺活动中,用接地气、入人心的“土方”宣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到群众心坎上,让广大群众喜欢听、记得住,以生动、鲜活、形象、寓教于乐的文艺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