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登录微信,第一眼看到的界面,为什么是一个人在孤独地瞭望地球吗?每天有无数人会反复看到这个页面,这张图曾引起无数人的遐想,却没有人知道这个背影究竟是谁?如果真的要推想出一个人来的话,这个人大概就是微信之父-张小龙吧!20多年前,他曾被人民日报记者定性为悲剧人物,20多年之后,他缔造了市值六百多亿美元的微信帝国。在这20多年之间,张小龙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一场华丽的蜕变?
2000年,人民日报的一名记者采访了张小龙,当时张小龙因为无法忍受电信机关工作单位的工作氛围,称每次看到机关办公大楼,他都感觉“一种窒息从头顶笼罩下来”,决然放弃这个金饭碗,毅然投身活力四射的互联网行业。在1997年1月的时候,他凭着一己之力,单枪匹马地研发了当时最受欢迎的电子邮箱Foxmail,当时腾讯的用户只有10万,而Foxmail最辉煌的时候已经拥有了200多万用户,时任《电脑报》记者、后来的多玩网创始人李学凌的话说,只要你站在黄庄路口,大喊一声,我是Foxmail张小龙,一定会有一大群人围上来,让你签名。Foxmail被誉为能与微软Outlook对抗的邮件软件。可是这款免费软件纵使千般好,也无法给张小龙带来一点经济收入。1998年9月,刚刚出任金山总经理的雷军联系张小龙,希望购买Foxmail。张小龙随意给出15万元的报价,雷军直接同意。但意外的是,仅出任金山总经理一个月的雷军因事务缠身,负责接洽的人不了解Foxmail的价值,竟忽视了这件事情。朋友们担心他做免费软件会不会饿死,他说全靠兴趣支撑着。后来周鸿祎批评他说Foxmail没有商业模式,要加入广告盈利,可是他却认为没有必要,只要有情怀就好了。以至于这名人民日报的记者在采访了他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叫《免费软件饿着肚子挥洒冲动》,在文中把他评论为是,躲在百万台计算机屏幕后面的悲剧人物。
然而就在人民日报为张小龙感到悲哀的一个月后,2000年4月,峰回路转,张小龙把Foxmail以1200万卖给了博大互联网络,成为了博大副总裁。2005年,腾讯收购了已经走向没落的博大互联网公司,将Foxmail团队以及张小龙打包转让给腾讯。张小龙也跟着进入腾讯,接手了QQ邮箱,面对MSN的强势竞争,马化腾希望有办法可以使旗下的QQ邮箱能打垮其Hotmail,但是那时候QQ邮箱经营惨淡,如何让QQ邮箱起死回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坐在电脑屏幕前,张小龙细细感受着千里之外的用户,突然间,他想到做一个漂流瓶产品,人们可以把内心深处的秘密写进漂流瓶,扔到虚拟的海洋之中,也可以在这漫漫海水中打捞缘分,后来回到母校和师弟师妹们交流,他提到漂流瓶的创意来源时说,以前在华中科技大学上学,学校的男女比例高达7比1,那时候孤独是大家的一种常态,漂流瓶这个创意产品,正是捕捉到了大部分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最后让QQ邮箱重获新生,成为了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邮箱产品。
当然,张小龙的成功不止于此,2010年,张小龙敏感地嗅到,像KIK这种通讯软件,即将会成为腾讯的强大对手,夜色深处,他写了一封邮件给马化腾,建议做一个类似的产品,马化腾当即同意了。于是,张小龙和十几名干将,窝在一个狭小的办公室里,通宵达旦地开发产品,在江湖上被成为矿工。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那时,只有即时通讯、分享照片等这些简单功能,用户增长很不理想,张小龙认为,可能是这个产品太过功利主义,开始思考,增加一些更贴近人性需求的功能。后来,微信上逐渐有了附近的人、朋友圈和摇一摇,原本在QQ邮箱上的漂流瓶创意也延伸到了微信上。随后,微信用户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一跃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2012年,张小龙提出一个新观点: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很多人觉得张小龙越来越不像一个严谨的程序员,而是一个兜售概念的“忽悠大师”。自此以后,微信一发而不可收拾。
直到现在,微信坐拥13亿多用户,市值达到六百多亿美元,可以说,微信是张小龙精心雕研的一个艺术品,每个设计都融入了他对人性的洞察。就像是,微信上的信息不会有已查看的提示,他认为这个提示会给接收信息的用户带来无形的压力,对张小龙而言,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而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张小龙的人对他基本会这样描述: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文艺气质的产品经理,每周一次的网球,每天深夜的《蓝莲花》音乐,喜欢抽KENT牌香烟,孤独内敛,常常沉默到像谜一样的男人。有人曾经建议,把微信登录界面换成两个背影,不至于太孤独,但张小龙拒绝说,人很孤独,需要交流。或许这个孤独的背影就像一面镜子,映射着打开这个页面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