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喜欢读书的,并且十分享受读书的过程。自从记事以来,这个方方正正的块状东西,比任何事物都更具有吸引我的魔力。
我喜欢一翻开它,整面文字就映入眼帘的感觉,那个刹那总是能给我忽然迷失自己一般的眩晕感;我喜欢把它们一本本从薄读到厚,再读到薄,直至翻完的那种感觉,像爬完一座山,回首时带有征服感的欣慰;我喜欢读书时,思维在一个点上停顿,有的深以为然,有的不以为然,有的让我豁然,有的思虑几日而不得解。
当然,书有好书,也有坏书。兴趣不同,背景不同,观念不同,立场不同,对一本书的评价就会不同。你觉得一本书对你的胃口,大可以多寻这个作者的书来看,看得多了,自然的就会越走越深,触及其他。反之,觉得一本书纯属扯淡,大可以不再接触这种类型的就是。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时也是很个人的事情。
读书,之于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一定要最大限度包容”。这似乎有点心灵鸡汤的感觉。
什么是“包容”?怎样做到“包容”?什么样的状态不能算作“包容”?至少现在的我还没有搞明白,也没有信心将来有一天能真正的回答这些问题。
在我现在的意识里,把“包容”看成是一种尊重,对已知和未知的东西,都保持一种审慎的尊重,不因为个人的所知而偏见,也不因为个人的成绩而蔑视,用一种开放和理解的心态去观察,去探索。不轻易否定他人,也不轻易的否定自己。
当然,这仅仅是我对“包容”的个人理解。而且,我觉得,强行给“包容”这两个字划定边界,本身就是对它的涵义的一种违背。
读书,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个体观察和探索的过程。对已知的进行更新和修正,对未知的进行窥探和了解。
因此,读书至为关键的一点,可能就是当下那个读的人能得到什么。刨除这一点,譬如别人读的时候得到什么,这本书的哪些特定地方作者想表达什么,因为这本书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诸如此类,都是次要的。这些东西,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和启发,也可以互相攻击、驳斥和质疑。
这个过程,最好把“包容”看的重一些,不要因为有了一个自以为得道的判断,就拒绝倾听,更不要把自己的所得强加进别人的意识。
最好,把读书当成一件独立的事情。
不要总是想着从一本书中获得什么,否则好像辜负了时光,一无所获又能怎样;也不要认为读了那么多书以后就一定会变得如何,伟大与猥琐的判定里都不包含这个条件;更不要认为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就一定有着多么大的区别,与读书直接相关的是知识,与生活直接相关的是智慧,智慧往往比知识要重要得多。
再具体到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等等,就是一些更为自由的问题了。
有人念着佛经去杀人越货,有人读着禁书了解万千世态;有人看着报纸杂志指点江山,有人读着世界名著成了一代文豪;有人在一行行的代码里尖叫兴奋,有人从文献古籍中尝到了无限满足。
有的人读书成线,沿着一个问题、一个专题、一个方向专注的走下去;有的人读书成面,相关的东西都拿来看几眼,慢慢的拓宽外沿;有的人读书成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杂乱无章,似乎能结成网。
这些其实无所谓好与坏,高于下,错与对。书籍给每个读书人的思维带来的最大惊喜就是增加了它的不确定性。
总之,一本书给你带来了什么,不见得就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同理,一本书,你读不出什么,也不见得别人就读不出什么。
读书就是读书。
当别人告诉你关于读书的事情的时候,要记住一件事,在读书的那个人,是你。
微信:
QQ:350825705
邮箱:yyj20ch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