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司组织体检,意料之中的,我又在抽血时遇到了麻烦。
护士姐姐拍拍我的右手臂,又拍拍我的左手臂,最后又换回了右手臂,嘴里不停的自言自语:“血管呢?血管哪去了?”
弄得我很是尴尬,只好自嘲说:“年年如此,每次抽血都费劲。”
护士姐姐抬头看了我一眼:“你平时是不是不锻炼呀?”
我支支吾吾的回答:“炼……偶尔也炼炼的。”
其实,我已远离运动好多年了,甚至我已记不清上次运动是什么时候了。
以前我也是个运动达人。
上小学时,我们那流行打排球和羽毛球,虽然球技不咋样,但我就是喜欢打。特别是羽毛球,只要不刮风下雨,几乎天天放学后都打。
后来上了初中,开始喜欢足球。想想那时真的挺疯狂,一天三场球是不能少的:早自习下课到第一节课上课前的时间,中午午休的时间,晚饭后到晚自习上课前的时间。
虽然一场球只能踢半个小时左右,而且只能踢小场,但却踢得不亦乐乎。
有时足球踢烂了,没有及时买回来,我们就用排球或者网球代替。就算下雨、下雪,我们也照踢不误。总之,没有任何困难能难倒我们一颗热爱足球的心。
那时精力也旺盛,中午从来不睡觉,下午上课也不困。一天三场球,也没觉得累。
上高中时,学校为了安全考虑,不允许我们踢足球,我们就改打篮球。
虽然课程相对于初中时紧张了许多,时间也不那么充裕了,但我们还是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
上大学后,我住的宿舍下面就是篮球场,旁边是足球场,时间也很自由,运动起来就更加方便了。
记得大一时我们一周一次的体育课被安排在了上午最后一节,下午没有课。于是我们便从上课开始,一直踢球踢到吃晚饭时,中午不吃饭,一下子踢五、六个小时。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爽。
到了大三以后,打球的时间渐渐少了,但每晚还是会坚持跑步的。
工作以后,最初那几年,有时还会和同事一起打打篮球或者羽毛球,偶尔也会早起绕着厂区跑上几圈。
可是最近这几年,随着工作越来越忙,我开始渐渐远离运动,到现在,我已经忘记我有多久没有碰过球、没有跑过步了。
我经常用“工作太忙了,没时间运动”来安慰自己。
但是,我心里清楚,忙只是一个借口。根本原因是我早已失去了那颗“运动的心”。
回顾这些年,总是被这样那样的事牵绊着,总是不停的应付这应付那,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一下生活的阳光。
一成不变的生活节奏,仿佛把我变成了一部机器,每天机械的上班下班,机械的重复着一切。
与其说是没有时间去运动,还不如说是没有心情去运动。
所以,我想是时候应该做出些改变了,从今天开始,重拾一颗“运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