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继《史记》之后的第二本权威级史书,故而,纵然其中的一些缺点是有,但是其直到今天,仍然是作为我们现今之人了解西汉历史的一部关键性书籍。
而在这部书籍之中,尤其是在记录汉初这段历史之时,却是将那么七人列为一传,为何?根据史书中的记载,我们能知道的唯一理由就是,此七人皆为大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心腹大将。然,可悲的是,尽管史家把这七人列在了一起,那么至少在史家眼里,此七人纵然有所高低,但也绝对不是差的很远,但,问题是,我们现今之人,恐怕比较熟悉的,也就是这七人之中的区区三人。
哪三人呢?自然是屠夫樊哙;马夫夏侯婴;骑将灌婴。
这三人我们自然知道,樊哙以步战硬战而扬名天下,夏侯婴善车战,而灌婴的骑兵更是横行天下,曾数次正面击败过项羽的骑兵军团。故而这三人,客观上说,还是比较为人所熟知的,但,另外四人,可真就是彻底的被历史掩盖了,包括各种影视剧中,也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流露,甚至连他们的一张影视剧照都没有,不得不说,真的很遗憾。
当然,这四人中,笔者也曾写过一人,那就是贞侯周緤,而关于他的故事,笔者就不细谈了,并且,笔者也说过,此人的存在很神秘,都知道刘邦非常信任这个人和重视这个人,但是,关于他的真正功绩,却是更加隐秘,所以,他就暂时不列入其中了。
故而,除过樊哙、夏侯婴、灌婴这三位后世熟知的战将外,再去过贞侯周緤,那么,《汉书》合传中的七大战将,便就只剩三位了。
而这三位之中,应该说,按照名分和地位而言,排最前列的,当属景侯郦商。
事实上,《汉书》合传中的七大战将,也是有排序的,如樊哙为第一,夏侯婴排第三,灌婴排第四,那位很隐秘的贞侯周緤,则是排第七。而景侯郦商,便是以第二的身份列在樊哙之后,或许,很多朋友就会疑惑了,凭什么啊?一个几乎谁都没有听过的人,居然排在第二,他靠的是什么啊?
当然,战将嘛,自然靠的是战功。
郦商,高阳人也。陈胜起,商聚少年得数千人。沛公略地六月余,商以所将四千人属沛公于岐。从攻长社,先登,赐爵封信成君。从攻缑氏,绝河津,破秦军雒阳东。从下宛、穰,定十七县。别将攻旬关,西定汉中。《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以上,就是郦商的基本介绍:
郦商,高阳人,也就是今天河南杞县人。大泽乡起义之时,郦商便作为一方豪强聚集起了一支数千人的军队,直到归顺刘邦。
其实,郦商之所以顺利归属刘邦,应该说,主要还是因为那位高阳酒徒的缘故。
没错,高阳酒徒郦食其便是郦商之兄长。
食其言弟商,使将数千人从沛公西南略地。食其常为说客,驰使诸侯。《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
此后,郦家两兄弟,便是一文一武共同辅佐刘邦。
郦食其就不必说了,作为刘邦麾下著名的辩士,号广野君,何谓广野?行天下,交诸侯,广布于野,是谓广野。
而郦商呢?
其武勇之威,更是远超其兄在文治方面的能力。
长社一战,郦商先登而胜,受封信成君;而后洛阳一战,大破秦军;接着直下宛、穰,一举平定十七县,最后便随着刘邦入主汉中。郦商一路可谓锐利,即使是在猛将如云的刘邦麾下,也是勇猛异常。
鸿门宴之后,沛公刘邦升为汉王,以郦商为陇西都尉,而后随大将军韩信东出攻三秦,郦商先是攻占北地郡,而后更是大破章邯军,夺取上郡,战后论功,郦商被汉王刘邦赐食邑武城六千户。
项羽败亡后,刘邦为皇帝,燕王臧荼谋反,于是,郦商再一次随刘邦北击燕军。此战郦商依旧身先士卒般率先击破燕军,以战功领右丞相一职,并升爵为涿侯,再享食邑涿郡五千户。接着郦商又和周勃等人一起平定了代地。
其后,郦商便以大将身份担任刘邦之父大汉太上皇的宿卫将军。当然,无论刘邦之后北击陈豨还是南平英布,郦商都是作为大将跟随刘邦征讨四方。
故而,史家便综合郦商一生战绩,写下此战功录:
凡别破军三,降定郡六,县七十三,得丞相、守相、大将各一人,小将二人,二千石以下至六百石十九人。《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尽管郦商之后因为自己的儿子郦寄参与诸吕之乱,而遭到打压,但,吕后病死当年,诸吕尽灭的同时,郦商也因病去世,汉庭依然念其战功卓著,谥号:景侯。
以上,便是景侯郦商的一生,总的来说,很普通,但普通的同时,以七大战将第二的身份列入史册,郦商便不再普通。
最后,就用陆机在《全晋文》中写的《汉高祖功臣颂》关于郦商的部分,来为郦商做个一生注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