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柳詩箋讀感一
細細品味陳公《柳如是別傳》,先生的意蘊沈涵其中,陳公則屬隱聲而獨自思考之寡眾。明乃中國文化最成熟之時期,明末士人亦傳統中國文化承載者,亦真正體現自己獨立之思想之職責也。無論是遺老之張岱,殉國的祁彪佳(張岱的好友,《白洋潮》里的)節變之錢謙益,有違節之吳梅村、侯方域,抗爭之陳子龍、黃宗曦,隱逸之餘懷,無數人,皆各自有己之心際歷程。
一個大時代的背景,與南宋有所不同,故此反思歷史也是反思一個時代。故此輾轉。無論是半野堂,绛雲樓,紅豆山莊,都是一個令人回望的地方。思緒若乘柳蔭“雪蓬浮居”徘徊遊蕩濃稠的秋夜,飄搖遠行。
正書未讀,場白前閱,讀逸聞大段,天啟崇禎,南都姑蘇半 錢塘雲間,女流楊朝云、林天素、楊宛、王月到薛素素、順秀玉,商賈官宦從汪汝謙又到茅元儀,明末之時,秦淮半塘,鴛鴦西子,風雲風月,甚是濃妝。
牧齋門生所雲,風流佳麗之三鼎,王修微、楊宛叔與河東君,同是天涯淪落之人,結局相差不多。皆有歸宿,皆有二十年之平穩,雖有不同之點滴,然其結局則悲矣!
此乃未讀之前述,陳公之大作早有所聞,十幾年前求之作,得知近千元之價。幸三聯所出,得此書,翻閱而未敢讀。一則此非常書,一目百行,閱需貫通。時常閱讀錢柳一二事及明末南朝之事,或八艷之事,或金陵南朝逸事,備以讀陳公封閉之作。讀書之習,常以筆記塗鴉,以記閱之感,讀至悟,以致讀書之慢,時常無以繼而撂淺。今讀之前,閱前人之所觀所悟,假之。且備以曾經故往之事之環境,方得以灌之,一瀉至海。夜靜寒蟬盡,戊戌年已遠。揮手三百春秋去,回望無殘垣。揚眉千里遠,入水漣漪長。青黛娟秀透明媚,情絲潮紅漲。大漠風沙起,江南秋雨惆。蕭瑟風聲催心焦,梧桐落葉愁。此時一番心境,聊以寄託,卻與錢柳,參商以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