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65岁了,还是满满的少年气。
早些年读他的自传体小说《少年凯歌》,惊叹不已。
他的文字很古风,诗意盎然又充满思辨,文学成就不在任何当代专业作家之下。尤其是在资料及其匮乏的情况之下,敢于直面那个罪孽的年代,能够对自己有反省,本身就难能可贵。
他的作品,先不说令他一步封神的《霸王别姬》,让年轻的贾樟柯决心踏上导演之路的《黄土地》,哪怕是后来引发无数争议的《无极》,我也曾看得津津有味。
在他的作品里,东方美学永远是他与生俱来无法割舍的底蕴。如今回头看来,《无极》陈凯歌以西方魔幻理念与构思,搭建出的也是专属于他的东方美学新世界。
此次上映的《妖猫传》就是陈凯歌的一场极乐幻梦,构筑的是陈凯歌梦回的大唐。
李白作诗,贵妃起舞,李龟年唱曲,唐玄宗伐鼓,牡丹怒放,烟花迸发,永生难忘的美梦。
每一帧画面都以对称的极致美学建立,让整部片子呈现出一种仿佛浮于表面的朦胧感。
对于这部电影,陈凯歌说:
“在我电影当中始终有两个听上去很抽象的字,但是始终存在,这就是美和爱。在《妖猫传》里,我们真的去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美。但是我们也确实知道当一种美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有被破坏的可能性,这就是安史之乱。”
65岁的陈凯歌,还是那个敢对强权说不的少年,还带着那种不合时宜的锐气。
而今,具有少年气、少年精神的人,越来越少。愿意不计利弊,只问对错地去面对这个人世的人越来越少了。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是利益链,全部都是关系,全部都是人情。
他的幻梦,总是与他的文人情结有关,与他的浪漫主义有关,与他的赤子之心有关。懂他的人,能一起入梦。不懂他的人,总是不懂。
不过,对于专业电影人和影评家而言,电影是一门艺术。但对于消费者,电影只是一种娱乐产品。一旦创作者带着强烈的精英意识,带着悲天悯人的视角,带着忧国忧民的情怀,站在高于大众的视角,便很容易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的说教。
诚然,这是艺术家们普遍需要承受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