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老師講的最新的一本書《低風險創業》是他自己寫的。這個話題很吸引人,因為很多人都想創業,而普遍認為創業存在很大的風險,這導致了大部分人不敢於放棄自己穩定的工作而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什麼是低風險創業呢?
樊老師認為真正的創業並不是高風險的。李嘉誠先生說,自己從來沒有冒過風險。最開始做塑膠花,那是因為李先生非常熟悉這個產品,之前他就是做這玩意兒的。後來做房地產,那也是因為他研究了很多,看好這塊土地,等到價格低時出手,這個時候風險也是相對低的。所以李嘉誠先生從來就沒有賭博模式地去做任何投資和創業。
在創業時先想想以下問題:
1、想想你要做的事情是不是能解決目前的社會問題?當你要出去創業的時候,一定要先認清自己做這個事情是不是一個有意義的事情,一件讓你很快樂的事情。如果只是把賺錢作為目的,沒有快樂的感受,那就很難做到匠人精神,也很難跨過創業中出現的坎,因為沒有情懷、追求、快樂在這件事裡面。另外這個社會問題要足夠痛、足夠大,否則這個項目可能是很難發展,風險就很大了。這部分觀點跟我之前提到的台灣講師劉恭甫在放棄了15年電子業工作出來創業時候提到的觀點很相似(第一,這件事情是不是你所擅長的。第二,這個事情是不是能給別人帶來價值。第三,這個事情是不是你所樂此不疲的。)
2、一定要找到一個“秘密”。保有一個秘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一個公司/團隊去推出這個秘密。其實也就是一個公司與眾不同的地方,其他人不可複製的,即使將秘密全部告訴他人,他人也無法模仿的。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秘密?可能是一個生態系統,可能是不斷的學習更新成為更強大的秘密。
3、反脆弱。當出現困難時,想著讓自己變得更好。脆弱和反脆弱是跟能力有關的,涉及一個反脆弱的結構。《反脆弱》是獨立的一本書,之前我也有一篇簡書專門提到過。
4、指數型的增長。這是一個客戶裂變的過程,如果只是自己打廣告來那麼是線型增長。如果產品能由客戶帶客戶,裂變而來,那就是冪次法則的增長。所以要下功夫的地方,不單是在於廣告,而是在於產品和服務,客戶帶客戶。
最後,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賣房子創業,意思就是不要投入很多的錢,讓自己麻木以為可以有很多試錯的機會。創業要謹慎,這樣使得自己小心的去走每一步,讓創業的成本有底兒。所以讓創業的風險變到最低,相信創業的道路沒有那麼艱難。另外,你信不信這件事情,跟你能不能做到這件事情有很大關係。所以,當你想清楚了以上幾個問題,就奮力一搏,努力去做到極致,不管結果,至少活出了自己。